2)第五卷谁的大业第三十七章水战_逆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前线将士大为嘉奖。辽东城毕竟是死物,烧了再建就是,若是士兵损失太大,太损军队的士气,相对来说。还是人命更重要一些。

  辽东城虽然毁了。没有了辽东城这个钉子。情军可以放心大胆往前面突进,不过高句丽人地坚壁清野对于情军还是造成了不少的困难。为了等待补给。情军也暂时停上了前进。在辽东城边沿等待后方补给上来。

  等待的同时,二十万情军并没有无事事事。在何稠等人地指挥下。就在辽东城边沿砍伐树木。挖土建城,等到皇帝地御驾过来,数天时间,一座宽八里,高数丈的简易城池就已建成,无数地物资开始从后方堆运到这里。

  杨勇到来之后。对于前军将士发表了一通热情洋誉地讲话。鼓励他们继续杀敌后。大军分为东西两路。一路以史万岁为首,率军八万扫荡鸭绿江以北地高句丽人城池,贺若弼则率诸军继续东进。目标直指鸭绿江西,试图跨江南下直趋平壤。与可能早已到达的水师汇合。一举将高句丽首府攻破。而杨勇自己亲率禁卫军在辽东城新起来的城市里护卫粮道安全。

  皇帝的这种安排除了禁卫军本身有点微词外,得到了前线几乎所有将领的欢迎。虽然跟着皇帝御贺亲征是一种荣耀。可是若皇帝真地上了战场。为了皇帝地安全,各军自然难免缩手缩脚。如今皇帝原意留在后方是再好不过,而禁卫军自然是为没有捞到太多功劳而懊恼。可是他们本身地职责就是护卫皇帝。也不好请战。

  除了辽东城,高句丽人在鸭绿江以北还有十多个城市。只是人口再多的城市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五万人。军队只有区区数千人不等。史万岁地八万大军足以对付,难办的是贺若弼地十万大军。高句丽境内道路狭小,粮食转运困难,杨勇特别担心军队还没有到城下就发生缺粮之事。

  为了减轻士卒的负担。加快进军速度,杨勇下令每名士兵除自负二十斤粮。自己的兵器外。投石机。弩车等重武器一概抛弃。所有人一路轻装上阵,若是到了平壤城下。他们的补给将从水师那里取得。

  从辽东到平壤还有近千里。中间还要经过鸭绿江,高句丽人中途肯定会拦截骚扰,二十斤粮以每日食一斤计算,恰好可以赶到平壤。杨勇地这种安排是建立在水军可以顺利到达平壤城下并立足脚跟地基础上,否则十万大军到达平壤之后马上缺粮。那就是一场巨大地灾难。

  军队并非越多越好。杨勇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在涿郡还好。有永济渠地补给。数十万大军无论是粮食还是草料都绰绰有余,而到了辽东城。全靠民夫用独轮车、骡子、马匹来输送。光是路上就要消耗一半,若是从辽东送到平壤,估计又是要消耗一半,这还是在没有高句丽人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