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700章 索科夫的分析_红色莫斯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话的机会,索科夫又自问自答地说:“躲在反斜面的部队,虽然能有效地规避德军的炮火杀伤,但遇到敌机的轰炸,依旧会付出巨大的伤亡。因此,坑道工事就应运而生。

  原本摆在山坡表面的部队,在敌人炮击或轰炸开始时,就能及时地转移进坑道,躲在地底下躲避敌人的炮击或轰炸,把我军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大尉同志,我有个问题。”索科夫刚说到这里,便有一名少校举手站起身,冲着他问道:“我们的部队都躲在坑道里,很难观察到敌人的动向。一旦敌人在这种时候发起进攻,我们的阵地不是就有丢失的可能吗?”

  “少校同志,”索科夫望着这位提问的少校说道:“部队在撤入坑道时,也会在外面留下几个观察哨,来监视德军的动向。由于我们的坑道工事,有出口与正反两个斜面的工事相连接,一旦发现敌人开始进攻,我们的指战员就能及时地出击。

  就算不幸被德军占领了表面阵地,也没啥了不起的,我们待在坑道里的指战员,依旧可以和敌人展开战斗。甚至还能在时机成熟时,发起反击,把阵地从敌人的手里夺回来。”

  提问的少校,显然并没有见过这种反斜面和坑道相连的工事,自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他等索科夫说完后,试探地问:“大尉同志,这样的工事真的有效吗?”

  “当然,”索科夫点了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坚守马马耶夫岗的步兵第73旅,以及后来增援的步兵第41师,假如没有采用这种战术的话,马马耶夫岗早就被德国人占领了。”

  虽然索科夫知道在座的学员,都知道马马耶夫岗在保卫斯大林格勒战斗中的重要性,但还是补充说:“一旦德国人占领了马马耶夫岗,城北的工业区和城南的老城区将会被割裂成互不相连的两块。德国人可以在高地上架设火炮,轰击渡河的船只,已经城南城北的我军占领区域。”

  “刚刚说的只是第一点,接下来我要讲述是第二个原因。”索科夫继续往下说;“能守住马马耶夫岗,除了有完善的防御体系外,友军的支援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黑板上画了几笔后,继续说道:“当时在马马耶夫岗的右翼,是红十月工厂。为了守住工厂,确保马马耶夫岗右翼的安全,守军指挥员甚至派出了一个团的部队,去加强工厂区内的防御。

  而左翼呢,则是第62集团军的一支直属部队。正是因为有友军在两翼担任掩护,所以坚守马马耶夫岗的部队,才能集中精神进行防御。”

  教员听到这里,不禁微微点头,他没想到索科夫在谈起自己的经典战例时,不光没有居功自傲,甚至还把守住马马耶夫岗的功劳,分了一部分给两翼的友军。

  “除了有完善的防御工事,以及两翼的友军掩护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指战员们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英勇。”索科夫想起了海军陆战营接替北岗防御时,面领着弹尽粮绝的境地,营长沙姆里赫带着全营指战员,和来犯的敌人拼起了刺刀:“在战事最激烈时,接替北岗防御任务的部队,是新赶到的海军陆战营。

  由于他们来得仓促,部队没有及时地得到补充,导致弹药不足。面对数倍敌人的进攻,营长沙姆里赫亲自带领全营的指战员,和敌人拼刺刀,硬生生地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冲锋,守住了阵地。”

  索科夫的话刚说完,立即有人提出了质疑:“大尉同志,您好像对马马耶夫岗发生的事情很清楚,难道您曾经参与过这次的保卫战吗?”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