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_灭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缩短培养熟练工人的时间。

  “原来还有这样的生产方法?”吕文海十分惊奇,“大都督,采用流水化的生产方法,还能达到技术保密的作用,每名工人只熟悉自己的那份工艺,对其余的工艺一慨不知。”

  “的确如此,文海,现阶段技术保密还很重要!”李自成并非要永久保密,他不是商人,而是推动工商业发展的决策者,但现在的天命军,太需要银子了,一旦公开技术,他就无法独享专有技术所带来的高额利润。

  “小人明白,小人不仅与工人签署了保密协议,还一再告诫他们,一旦泄露了厂内的秘密,就会被打入黑名单,西宁永远不会有厂子录用他们。”

  “嘿嘿,不错,”李自成微微一笑,道:“文海,工人们的酬劳的多少?”

  “普通工人,每月半两银子,技术人员,每月一两银子,工作特别出色的,还有可能增加一成。”

  每月半两,一年就是六两,以西宁的粮食价格,可以买到十三四石粮食,节约一点,可以养活五口人,如果家中的自留地上再生产一些蔬菜、红薯、土豆、玉米等,一个五口人的家庭,应该是略有节余了。

  这还只是最底层的工人,如果是技术人员,酬劳会更高,这更加坚定了李自成“工商兴国”的信心。

  再简单交代几句,李自成便打发吕文海回去,准备明日在西宁城内宣传肥皂的有关事宜。

  肥皂的问世,究竟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李自成无法预知,他的心思,已经转向更广阔的市场。

  他当初生产出蒸馏酒、玻璃、香水这类奢侈品,目的是为了快速赚取高额利润,为天命军(西宁军)筹备军饷。

  对西宁地区来说,实际上是出口,本地只有极少数工人能赚取一些低得可怜的酬劳,除此之外,并没有享受到工业产品带来的便利。

  “蒸馏酒、玻璃、香水”这三大类奢侈品,虽然产地都是西宁,但西宁当地的百姓,鲜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如今不同了,西宁的百姓,在初步解决温饱之后,开始有了极少量的余财,即便没有余财,如果能进入工厂做工,也会积累余财。

  所以以肥皂为代表的一些工业产品,开始立足于本地市场,将进入本地的千家万户,富民的同时,也会让百姓感受到工业产品的便利。

  李自成相信,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西宁、陇右地区,一定会成为汉地上又一快商业发达的土地。

  唯一不缺定的,就是这个数十年,究竟是多长时间。

  西宁没有沿海的优势,也不属于交通要道,它唯一的机会,便是兴办实体,工商业才是西宁地区走向富裕的道路。

  李自成希望掌控大局,加快发展的速度,缩短百姓富裕的时间。

  他不能确定的事,汤若望究竟能拿出多少技术,又有多少技术能在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