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七十三章 崇祯维新机构改革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宗羲回来的太是时候了。

  南京城内早就在热议皇帝什么时候会把朝廷迁到京城去;各地的皇族和一些还有爵位的勋贵也都在议论,看有哪些人会成为新贵。

  这些舆情清清楚楚地反应在了一些新出版的八卦小报上面,甚至有一些勋贵刻意请了人替他们的子弟渲染功绩,捞取功劳。

  可惜,众人期盼的好事一直迟迟未到,反而皇帝把李定国又安到了军事学院当了院长;大皇子也没有当上太子或者王爷,而是任了信阳知府,让人大跌眼镜。

  大明在六七月里唯一值得热议的就是皇帝给一群西洋工匠做了安排。黄宗羲带回国的工匠分成两类,一类是高级工匠,被安排进了新成立的三个研究所,叫“中船重工七一零”到“七零三”;另外一大部分分配到了十个造船厂担任大工匠。

  然,大明国内新起了一种言论,主流认为作为中央帝国的大明,是不需要发展什么造船的,尤其还聘请西洋人,简直是辱没了祖宗。像这样的小事,根本就进不到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安排西洋人是小事,但是跟西洋人和造海船相关的却是有一件大事。一个不出名的什么南海水师将军叫施琅的,却连续被皇上三次召见。圣眷正隆,且皇上把原属于福建水师的陆战队一个军的兵力,划拨给了南海水师;这还不算,听说还把黄宗羲带回来的年轻船员水手,一股脑全都调给了施琅。

  难道说北方那么多立功的将军,居然顶不上一个小小的水师小将?军内议论纷纷,颇有对朱由检处事不公的一些议论。

  黄宗羲已经和朱由检谈论了半个月了,似乎意犹未尽,而且顾炎武这个略带愤青的青年,总是在朱由检召见黄宗羲的时候凑到跟前听议。

  朱由检对这个事情见怪不怪,他早已经关照过,只要顾炎武、方以智、朱顺水、王夫之等人愿意来听他和黄宗羲的奏对,侍卫不得阻拦。

  “皇上,臣在荷兰国还见到一种机构,荷兰人称之为股票交易所......”黄宗羲最近满面红光,他感觉自己这一趟欧罗巴之行像是阳明先生的“龙场悟道”一样,他的脑袋被打开了一道大门,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新丝路和新想法。

  朱由检端起茶碗,始终微笑着看着黄宗羲的演讲,在黄宗羲的身后,就是大名一众的年轻知识分子,他们或同意黄宗羲的看法,会跟黄宗羲争论得脸红脖子粗的。关键时候,朱由检会站出来纠正一下黄宗羲的说辞,还会延伸黄宗羲传达的新认知的一些拓展思路。

  南京城里的人很少有人知道皇帝庭前最近到底在发生什么,普通的官员也只是以为皇上请了很多大儒在给他参政。

  这样的会议每天都持续到很晚,在激辩中,这些人的眼界在慢慢打开,思想一点点解放,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