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8章 黑山军是乱世的序幕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整体,而不是将董虎当成拥兵自立的大汉朝将领。

  两者看似没什么不同,都是大汉朝需要打压的存在,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

  朝廷将董虎当成河湟羌王打压,这种打压是持久性的,不仅大汉朝,日后的任何王朝都是一样的,会持续千年,直至双方融合为一体,只要河湟羌表现顺从或服从朝廷,董虎就算在河湟谷地拥兵百万,朝廷也不会太过理会的。

  可若将董虎当做是大汉朝的拥兵自立汉将,那就是必须弄死的存在,任何一个王朝都不允许这种自立为王的将领,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董虎身在雁门郡,在大汉朝的边陲,话语里虽说了些混账话语,做的事情却没有太多反叛意图,即便如此,朝廷还是将他当成了大汉朝自立为王的汉将,是必须要清除掉的毒瘤,那么黑山军呢?在太行山沿线劫掠的黑山军呢?

  黑山军的头领张牛角战死后,义子褚燕改名张燕,领着十数万黑山军继续劫掠太行山沿线郡县,正值凉州羌人造反之时,或许朝廷想要稳固后方,招降了黑山军,张燕加封平难中郎将,手下大小将领各有加封。

  若是与大汉朝将领一样,打仗结束后兵卒全部遣散,只要能让黑山军十数万兵卒全部遣散,就算给了张燕再大的官职都是可以的,关键是黑山军并未就此散去,也就是说,大汉朝承认了黑山军是事实存在的诸侯王。

  或许朝廷想要稳固后方,暂时给黑山军些官职,认可了黑山军的存在,是缓兵之计,想着干掉了羌人后,回头再收拾太行山黑山军,可这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汉朝的国力真的不行了,已经没办法同时打赢两场较大战争,而且认可了黑山军的存在,也鼓励了更多“杀人放火金腰带”的混蛋们,刺激更多人积极造反,借此成为一方诸侯。

  黑山军的性质与董虎的董部义从是不同的,“义从”是大汉朝的雇佣兵,是汉人之外的胡、蛮族众,羌王、匈奴单于、鲜卑大汗本身就是被大汉朝承认的存在,本身就是大汉朝承认的诸侯王。

  大汉朝承认了黑山军的存在,无论是被迫还是其他原因,承认了,也就拉开了各个诸侯争霸的开始,当董虎看到这个消息时,久久没有开口一句……

  董卓没有说错,当在六月时,在董部义从五千骑帮着华雄、董耀三人夺回强阴城后,董重、董小乙、董厚、刘弃等人领五千骑转而向西杀入云中郡,与此同时,董虎亲领四万大军自定襄郡桐过塞沿河北上,仅一日夺下黄河南北两岸的沙南、箕陵两塞。

  河套三郡各塞城与河湟谷地内塞城差不多,在地图上看似与中原城池差不多,实际上这些塞城都很小,条件好些的是石头垒造的石城,大多数都是很小的土城,与警戒的烽火台差不多,塞内兵卒大多仅有三五百人,这样的小城是很难抵挡四万步卒强攻的,更何况六七月时,正是牧民放牧的时候,再加上熹平六年后,河套三郡大量难民南逃,各城根本没有足够的人丁防守。

  董虎在准备进入河套三郡时,就考虑到了攻坚,必要是“侵略如火”的攻势,只有如此,才能吓住所有人,才能避免他人虎视眈眈,所以他又拿出了攻城重器投石机。

  在三四十架投石机攻城下,很少有一座土堆塞城能够撑得住他的攻击,仅数百人的城塞,在四五万大军围城下,要么投降要么全部死了个精光,连逃跑都不能。

  董虎很大胆,也很坚决,仅十余日,在四五万人强攻下,云中郡三百里内,十一座塞城全部竖起了“汉”字大旗,也正如他的自信,美稷单于庭聚集的万骑,自始至终都没敢踏入河套三郡一步!

  。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