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三日废帝(下)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不杀人的事情,而是关乎帝国皇权威严的事情,与公然造反没有任何区别。

  参与围攻皇宫的大臣们若不将此事定性,不将所有过错盖在宦官头上,他们身上就永远背负着个“围攻帝宫谋反”罪名。

  如何定性?

  皇帝刘辩退位,何太后依罪论处!

  只有彻底清除掉所有与“阉党”有关的任何人,才会在“围攻帝都”一事上彻底定了性,才会彻底画上了个句号,这么多大臣却仅一个卢植站出来反对也就不奇怪了,明明兵力占据数倍绝对优势,还能让张让等人裹挟着刘辩、刘协逃了出去也就不奇怪了,甚至无人出城寻找刘辩、刘协兄弟也就说得通,已经没人在意了两兄弟生死,甚至所有人心下更愿意两兄弟都死在外面,至于现在……那不过是董卓一个外人横空出世,一个强大的外敌突然出现了而已。

  政治赤裸裸而又冷血、无情。

  谷灗

  董卓性子暴躁易怒,但他不是个蠢货,手下大将更为愿意一朝天子一朝臣,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后,董旻、董瑁、董璜、牛辅、徐荣、李傕、郭汜、樊稠、胡轸、董越……他们才能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才能在新帝登基之时占据更高的位置,可若刘辩依然在位,三公什么的就只能按照原有的规则,用彼此弹劾什么的去职,新旧两股势力就会进入长时间争夺、混战,而这不是凉州一系将领愿意看到的结果。

  凉州一系将领更愿意董卓废掉刘辩的天子位,董旻这才急吼吼的将李儒推荐给了董卓,李儒初次见面就叭叭一通劝解董卓“改朝换代”屁事。

  正如贾诩私下里与董卓所说的“两利一害”话语,“两利”其实就是让董卓比照伊尹、霍光行废立,以此确立董卓在朝堂上的威望。刘辩年已十四五,刘协尚不足十岁,若董卓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即便选择刘辩也没什么大碍,袁家有足够的威望,能够通过群臣异口同声控制住刘辩,但董卓没有这个威望,选择年幼的刘协达到控制朝廷就成为了现实,至于“一害”则是“君明则难奉”话语,大汉朝历代大将军都难以善终,自章、和二帝之后,历代大将军无一例外的惨死,一旦董卓选择走“大将军”权臣道路,十有八九也是一样的结局,故而才有“一害”之说。

  “两利一害”算是老生常谈了,但凡稍微了解大汉朝各代权臣的结局,基本上都能说出这些话语,但权利的诱惑却不是谁都能抵挡的,没有达到那个位置,又岂能说放弃就放弃的?而且就算董卓想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手下一群凉州将领又岂会愿意?

  董卓心下是极为愿意废掉刘辩的,欲望冲动极为强烈,但董虎这个扑棱蛾子意外的出现在了这个世界,偏偏浑小子还每一次都判断无误,他的开口也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