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9章 董虎的兵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第四大队减员严重,两个大队竟凑不够一个大队的编制了。

  董虎有这种心理准备,自雇佣兵招募时,他就有雇佣兵随时解散的准备。

  许久未见,兄弟们自然是饮酒一番,直至吹牛打屁了半日,董虎这才略带醉意前往临洮城,身边也仅带着董重所部重甲骑,余者全都留在了虎口堡。

  大汉朝的编制遵从“二五”编制,最大的编制是营级编制,五部十曲为一营,一“部”即一校尉或一司马所领兵卒。

  5人一伍,设伍长;10人一什,设什长;50人一队,设队率;100人一屯,设屯长;200人一曲,设曲侯;400人一部,设司马或校尉;2000人设一营,设一营将,即将军。

  司马与校尉在统兵人数是一样的,但校尉职权更大,而且校尉与校尉也不一样,诸如临洮所在的陇西郡南部校尉,此类校尉是州郡校尉,早些年时,每一个州郡都有这样的南北校尉,只是后来帝国财力不足,除了临近羌胡的州郡保留一些,余者都裁撤掉了,此类校尉的战时抽调兵马权利,只限于所处郡县。

  还有“护羌校尉”这类营级校尉,虽是校尉,却是“营”级将领,与护(使)匈奴中郎将是一样的级别,理论上,只要哪里有羌人,哪里就是“护羌校尉”管理的地方,如此可就大了,整个大西北都有羌人。

  还有一种是雒阳所在的北军五营校尉,北军五营加在一起也仅有四五千人,可他们身上都有个“郎官”名头,大汉朝各地统兵将领大差不差都有个郎官在身,而五营校尉一旦外出作战,通过“郎官”身份直接指挥各地统兵将领,进而统领各地兵马。

  平时看不出来,一个校尉也就统领个四五百人,只有战时才能看出权利之大,但不管怎么说,正常编制时,2000人的营将最大,董虎不是大汉朝军队在编人员,雇佣兵顶多算是自发性组织的乡兵,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刺激到了一些人,他就简简单单的分成了大中小三级编制,但随着人数的增加,就需要更高一级的营级编制。

  大汉朝的营级编制就是2000人,没有什么骑营、步营区别,是步骑车混合营,董虎因为一些考量,他手里“营级”人数是不一样的,诸如第一骑营是原第一大队与积石山混合在一起的千人骑营,第二骑营是两千女骑营,之后就是孙牛所领的佣兵军团第一步兵营,在此之外,还有之前俘虏作乱的参狼羌五百奴隶辎重营,滞留在狄道的第三、第四大队,事后是混合组建一个大队?或是建一个次级乙种营?只有到时候看情况而定。

  第一骑营只有两个大队,第一大队是披甲重骑营,第二营是轻骑营,没有身披甲胄前,双方是看不出有何区别的,但从气势上也能看出一二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