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80章 “赤壁之战”的警示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难解仇怨,曹操无论揍哪一个,另一个都有可能出兵相助,可若有了仇怨,没了联手的政治基础,曹操揍哪一个都要轻松的太多。

  但不管怎么说,想要拿下江南之地,就必须要有一些适应江南战场的精锐兵马,也必须要有长时间对抗的心理准备,毕竟这个时代的江南不是千年后的江南,此时的江南开发程度较低,扬州、交州加在一起才有四百五十万人,不仅粮食辎重难以筹集、地形复杂、天气湿热多变,而且江南百姓还挺能打。

  此时的江南有很多山林南蛮,若是孙权一心抵抗,并不是看着那么容易拿下的。

  董虎就算有力量,也不准备南下,袁术、刘表、曹操、孙策、刘备、吕布全都窝在淮河以南,他不相信这些家伙是好相与的,只要自己不渡过淮河、长江,不给他们太大压力,他们也一定会彼此厮杀在一起,主动下场与他们厮杀,那还不如坐在岸上看戏,等他们打的血头血脸再下场也不迟。

  可是……

  吕布不是个让人心安的家伙!

  无论吕布说的多好,董虎都不会相信,在貂蝉前来的第二日,他就分别向吴敦、尹礼、董越、于爽下令后退百里,胡三、典韦、许褚、黄龙、臧霸、孙观所部则坚守睢陵大营。

  在相县时,董虎就设立了征东、征南两个军团,分别统领徐州、豫州境内的凉州军,目的就是为了在淮河北岸建立一道防线,便于日后夺取淮南三郡、江东、荆州等地。

  征东军团内定的都督是董小乙,主要有淮浦、淮阴、睢陵三个防线,征南军团名下则是颍川郡郾县、陈国项县、沛国谯县、龙亢、向县三个战区五处防线。

  征南军团的战线较散,相互间无法彼此呼应,征东军团的三处防线就简单的太多,是一个横跨两百五十里的线形军阵。

  汝南郡太大了,征南军团不得不从颍川、陈国、沛国三个战区四个方向牵制围堵,只有拿下汝南郡,才能把战线推到淮河边上,形成一字型线阵。

  征东军团提前完成了任务,已经把战线推到了淮河边上,沿着淮河一字排开,其中淮阴大营是中军,淮浦是左翼,睢陵是右翼,但三处军营兵力相差较大,董越、于爽所在的中军有一万五千兵马,吴敦、尹礼所领左翼有五千泰山军,而胡三所部右翼却有四万人,是一个庞大且典型的罗马军阵。

  罗马军阵的主力不在中军,而是在左翼或右翼,胡三之所以将主力放在右翼,最主要的原因是徐州治所下邳县在睢陵大营正北三百里,其次是可以随时向沛国境内的龙亢、向县大营调动,或是威逼寿春不敢乱动,或是辅助征南军团攻打汝南郡。

  董虎南下沛国后,他就面临着寿春袁术和徐州两个战场的威胁,两个战场也必须有先后、轻重的考量,而他选择的是先拿下徐州,之后才会将重心转到寿春袁术身上。

  短时间内,他就算有进攻的力量也不会主动越过淮河,但汝南郡在淮河北岸,也就成了凉州军必须拿下的存在。

  汝南郡境内有条南北流向的“颖水”河,颖水以东有九个县城,以西则有二十七县,颖水将汝南郡一分为二,之东之西的地盘相差不大,所属城池却相差了两倍,由此可见汝南郡的重心在颖水以西,这种特殊情况也就决定了董虎的进攻方向。

  淮南军在颖水以西的兵力较少,董虎就会先易后难,集中兵力先拿下颖水以西九县,威胁汝南郡治所平舆的侧翼、后路,除非留守汝南的纪灵决心与汝南郡共存亡,否则的话,一旦他的信心动摇,就只能向南逃回寿春。

  没人能知道纪灵是否与汝南郡共存亡,可若董虎拿下了颖水以西九县,威胁到了平舆的侧翼、后路,平舆城内人心恐慌是肯定的,余者各县应该也会考虑投降或拼死一战,但无论如何选择,后面的争斗惨烈程度就会大大降了下来。

  睢陵四万兵马,有一部分是为了增援沛国龙亢、向县,继而攻打颖水以东汝南九县,恰恰因此,沿着淮河北岸的三座大营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罗马军团线形军阵,可随着董虎的军令,左翼、中军后退百里,原本的线形军阵就又形成了一个斜线军阵。

  。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