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如果没有路,我就自己修一条路出来_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曹志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厂长说的轻巧,保证能要到一个电影厂的指标,这让外人听了,肯定以为在吹大牛,侃大山。

  但其实他真不是吹牛,是真的有底气。

  因为对李厂长来讲,只是成立个电影厂而已,虽说也有难度,却也未必是多难的事儿。

  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根脚”二字!

  红光机械厂是冶金部的直属企业,根脚与别的普通国企不一样,要类比的话,跟后世的央企差不多。

  当然了,后世的央企,那都是实实在在的牛逼大企业,跟这时期的部委直属企业还是有所区别的。

  这时期的部委直属企业,还真不一定比普通地方政府所属的国企牛,这里面的原因十分复杂,就不展开讲了。

  不管怎么样,红光机械厂是冶金部直属企业,而这时期的冶金部呢,跟文化部的关系其实挺好的,这从徐大爷跟王大爷的交情之好就能略知一二。

  或者可以这么说,红光机械厂的董书记也好,李厂长也罢,这批人其实都可以算是徐大爷的门人,说是徐系也不为过。

  而徐大爷跟宣字头的一把手王大爷是知交莫逆,那冶金部的人跟文化部的人关系好,也就再正常不过。

  要不然,当初怎么那么容易就批给红光机械厂一个出版社的执照?

  真以为这时期的出版社是那么容易批的?

  还有华夏音像公司,要是没有文化部门的交情在,谁会那么容易给批下来?

  因此,别人去要电影厂的执照或许很难,但如果是李厂长跟董书记去要,并且拿曹志强当借口,那或许就不难了。

  其实李厂长有些事情没告诉曹志强,那就是他曹志强的名字,其实早已经在文化部门挂上号了,属于比较的人物。

  原因无他,就因为曹志强当初建立那个出版社的时候,是王大爷亲自开口下令的。

  一般成立一个出版社,根本不需要王大爷这种大佛出面,一旦这种大佛出面了,下面的人就会自动记住这尊大佛说出的每一个名字。

  所以说,虽然曹志强可能还意识不到,但实际上,真正的有心人,早就明白曹志强的背后有谁撑腰了。

  那个隶属文化部艺术局的刘主任,当初为何主动找曹志强提出帮忙?

  真以为他只是单纯给徐庆冬面子,帮徐庆冬忙啊?

  其实人家真正目的是借此跟曹志强交好,属于醉翁之意不在酒。

  交情这玩意儿,就得多走动,多欠人情。

  走动多了,人情欠多了,人情还多了,交情自然就有了。

  刘主任身为一个京官,自然懂这些道理。

  只是真正能知道曹志强跟王大爷以及徐大爷有关系的人,毕竟是少数。

  比如于媛媛的老爹于得水,别看他跟曹志强关系不错,但也并不清楚曹志强背后到底有谁撑腰。

  刘主任之所以能知道这些,也是机缘巧合。

  …

  毕竟他本身就是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