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6章 难道真的是一见钟情?_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曹志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国语言,偏偏就不会粤语。

  也不能说不会,只能说不精通,一些简单的常用词汇还是懂的。

  也就是说,如果是录中文歌,恐怕只能走内陆市场跟宝岛那边了。

  宝岛那边,曹志强暂时不考虑,毕竟问题太敏感。

  内陆市场吗,他本来就有很大的名气,而且有自己的唱片公司,就算想录制歌曲,也不用日本的华纳,用他自己的华夏音像就行了。

  不过嘛,曹志强现在已经觉得华夏音像这个名字其实不太对劲,很容易出现歧义,已经决定回去后就改名。

  他想改成华夏唱片,这样就明确多了,一听就知道是搞音乐的。

  反正现在改名也不复杂,毕竟国内此时刚开放私人注册公司,此时就算有人注册公司,也没人去搞什么唱片公司,他自然不用担心有人提前抢注商标,可以随时更改。

  不过说到抢注商标,曹志强倒是觉得吧,这次回国后,得多注册几个公司,尤其是多注册几个后来的驰名商标。

  倒不是曹志强想要卖商标玩,而是想着以后万一要拓展义务了,就不用担心好名字的商标被人抢注了。

  总之,此时如果要论乐坛规模,首推欧美文化圈的英文歌,然后就是日文歌。

  至于中文歌,或者说普通话歌,估计连第三名都排不上,撑死也就第四第五的位子。

  所谓的乐坛规模,不光是看你人数多少,关键是看你的经济指标。

  该说不说,现在的欧美文化圈,确实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没有之一。

  其次,就是经济第二强的日本了。

  换言之,音乐这种软实力,是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只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够强,才能溢出更多文化实力,比如音乐实力。

  为啥八九十年代,说起流行音乐,首推米国,其次日本呢?

  还不就是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最强吗?

  至于香江乐坛,不好意思,其实放在全世界来看,根本不上档次。

  实际上,此时的香江音乐,有大部分的歌曲,都是抄袭欧美跟日本。

  很多国人后来耳熟能详的香江流行歌,其实都是抄袭人家欧美日的。

  至于例子,那就数不胜数,就不提了。

  这个情况呢,导致国人很多时候都有种自卑心理,觉得要论音乐,还得是欧美日,尤其是日本。

  其实说白了,欧美日等国家的音乐之所以好,还是因为人家发达的更早,所以才先行了一步而已。

  要是往上了说,当年日本弱时候,还来大唐抄袭大唐音乐呢。

  就算是我大清时期,一开始日本的音乐也很低级,还是后来开国更早,早早引入了很多西洋音乐,结合自身文化特色,才逐步培养出了一大批利害的音乐家。

  哪怕就算我国,别看这时期不行,但你要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等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变强的时候,一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