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2章 新州刺史,武后手段_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里也可防备吐蕃东进。

  攻守易形。

  “再有,同仁只有南北两条山道可行,地势已定,任何都无法插手这里。”余泽这一句话说的更轻。

  李绚深吸一口气,神色虽然平缓,但依旧有些无奈的说道:“但还是太早了,原本以为,起码要等吐谷浑旧地的形势明显之后,再开始有所动作,可没想到陛下下手竟然这么快。”

  李绚的眼中闪过一丝凌厉,他如何不知道,这是武后的做法。

  但他更知道,这是皇帝惯常的手段。

  宗室的未来,必将是边州刺史,不会有太大的变数。

  如今李治之所以器重李绚,不过是因为他自己年纪不轻,再加上罹患风疾,为后事计,这才将李绚推到前台,将来哪怕有个万一,李绚也能成为他在自己死后,稳定朝堂的一个棋子。

  当然,等到朝堂稳定之后,李绚终究是要被扔到边州去,就像前隋的观王杨雄一样。

  一个特殊的时期任职一个特殊的官位,做一些特殊的事情,最后回归到自己本来该有的位置上。

  至于说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的说法,那要么是一个引诱李绚为皇帝效力的诱饵,要么就是在新皇即位朝局不稳,要么是新皇已经彻底的掌控了朝堂,将李绚调回去当一个供起来的吉娃娃。

  就如同如今的礼部尚书李博乂一样,年老体衰,不涉实务,礼部真正的实权,都在两位侍郎的手里。

  李绚非常清楚这一点,但他并不确定皇帝一定会将他安置在青东任刺史,毕竟还有西域,塞北,甚至是岭南诸州可选,怎么会因为突然的唐土之战……突然……

  “是我们自己的做的错事。”李绚忍不住的一拍头,满是后悔的说道:“过往之事,我们说过太多吐蕃之事不能短期解决,需要长时间内经营针对的事,如今皇帝接受了这个说法,自然要安排长久之计。”

  余泽也立刻恍然了过来:“以王爷为中,黑齿常之和李谨行为两翼,窥伺乌海。”

  “不,不是李谨行,燕国公身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他不会坐镇青东了,最大的可能是坐镇鄯州,统领大军。”李绚微微的摇摇头,南衙十六卫,总共就十六位大将军,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稳定在一路偏师。

  李绚轻吸一口气,说道:“所以,最有可能是李多祚。”

  余泽忍不住的点头,说道:“的确如此,王爷这一次给了他不少的机会,如今想来,他的右领军卫中郎将快到手了。”

  “嗯!”李绚点点头,大战在即,提调人心是必然的。

  “那么王爷……”

  “按理,同仁应该是会如同贞观时那样,归鄯州管辖,但你的任命公文中又说,同仁归洮河道行军元帅府直辖,这就有些蹊跷了。”李绚忍不住的摇摇头,余泽和他几乎是完全锁定的。

  余泽在哪里任职县令,李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