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八章 开战(三)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月4日,位于满蒙边境线上的争议地区发生了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冲突的双方一边是蒙古第24国境警备队的边防军,另一边是伪满兴安北警备军骑兵连,两边同为蒙古族人,却是为了各自背后的主子擦枪走火,消息分别传到海拉尔和乌兰巴托时,交火已经进行了数次,两边在号称争议地区的哈拉哈河东岸地区来回拉锯,造成的死伤不超过十个人,这样的边境冲突,从31年日本人占领满洲以来发生过几百起,每一次都是点到为止,包括张鼓峰事件,哪怕动用的兵力超过了万人的规模,最终还是要走外交途径来解决,可是由于某只小蝴蝶扇动的翅膀,无论是日本还是苏联,都打起了别的主意。

  有意思的是,在39年,无论是蒙古政府还是满洲政府都不为国际所承认,他们全都被认为是华夏的一部分,因此这场实际是内战的冲突,事实上是两个工业国家之家的较量。

  不提日本人对于伪满的国策指导,把后者完全变成了自己的傀儡,苏蒙于36年签订的《苏蒙互助协定》其中第二条规定。

  “如果发生缔约国一方受到武力攻击时,则另一方要予以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一切援助。”

  这个条约缔结以后,苏方立即着手修建了联接外贝加尔同蒙古之间的各条公路,并开始修筑双方国境铁路,从乌兰乌德至纳乌什基线,蒙古在苏方的援助下,新设了一些骑兵师,兵员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并改善了部队的武器装备,根据协议,蒙方于37年正式要求苏联政府派遣帮助抵抗日本即将发动的侵略,38年10月,也就是刘开放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天,驻赤塔的远东第57步兵军开进了蒙古,驻军司令部设在乌兰巴托。

  虽然属于远东序列,这个特别军的指挥权却直属莫斯科,因此远东地区掀起的整肃风暴并没有波及到它,全军组成如下:

  军司令部:军长尼古拉.凡克尼科夫.费克连科军级指挥员

  军事委员尼基舍夫师政委

  参谋长库谢夫上校

  下辖:摩托化步兵第36师师长彼得罗夫师级指挥员

  第11坦克旅旅长雅科夫列夫师级指挥员

  第7装甲旅旅长列索维伊师级指挥员

  第8装甲旅旅长米秀林上校

  第109航空兵团

  官兵合计23000人,拥有550辆坦克和装甲车、120架作战飞机、75门火炮。

  其中摩托化步兵第36师和第7装甲旅驻扎在蒙古南部边境城市扎门乌德,第8装甲旅驻扎在蒙古东部边境城市桑贝斯,第11坦克旅驻扎在温都尔汗,作战飞机则分别在乌兰巴托、塔木察格布拉格、桑贝斯等地的机场。

  因为同样的原因,57特别军在接到蒙古方面转来的报告后反应和历史上一样慢,军司令部到了冲突发生的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