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七章 开战(十二)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东地区的战争阴云日渐临近,很快就将考验两岸贸易。

  因此,他更加慷慨地洒出大把金钱,将盘尼西林的巨额利润就地换成商品,从美国搜罗一切可用的东西,人材、原材料、成品、全都是远东最急需又一时间生产不出来的东西,大型加工生产线、各种加工车床、水力、火力发电机组等等,为了远东的巨额订单,美国货轮日夜不停地穿梭在太平洋的海面上,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苏维埃港、彼德罗巴甫斯克港的吞吐量与日剧增,码头上的货仓区堆积如山,他们不得不动用军用卡车来转口,好在第二条联接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刀毕河谷的铁路历时半年终于修通了,这才多少缓解了港口的运输压力,铁轨直接辅设到了码头上,大型龙门吊将货物直接吊进敞开的货车车厢或是平板车上,甚至为此改建了汽车专用码头,使得货轮上装载的卡车、拖拉机等车辆可以直接驶上码头,这一创举赢得了美国人的青睐,也让他们对远东的建设能力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仅仅是五月份,远东各个港口就接纳了从美国送来的117万吨货物,其中包括了60万吨原油和成品油,一万辆载重卡车、三万五千辆拖拉机、三千辆吉普车、五千辆带挎斗的摩托车、5万吨钢铁和2万吨铝锭,后者就是专门为重轰项目采购的原材料。

  远东的巨额订单直接间接为美国提供了五十多万个就业单位,拯救了一大批开工不足的机械厂、汽车厂和拖拉机厂,让远洋运输、油企、造船厂、钢铁厂、车辆厂和飞机制造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这里是美国的第49个州吗?”

  欧阳金海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码头上发愣,简单的行李被他一只手托在肩头,从旧金山到这里,在海上颠簸了快一个月,终于看到了陆地,一下船才发现,这里到处都是和他一样前来找事做的美国人。

  刚刚经历过大萧条的美国国内虽然走出了困境,但是还远远谈不上景气,由于家庭的原因他只读到了7年纪,在加州乡下的农场找了一个每天一美刀的活,没干多久连这样的工作也丢掉了,正在这个时候,旧金山等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身为华裔的他了解到了祖国正身处水深火热当中,可是一个没钱也没能力的18岁青年又能做什么,恰好有间名为“远东航空”的企业在美国招收技术工人,给出的熟炼工工资是美国本土的两倍,当然他并没有入选,但是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边需要会讲汉语的人,于是,他就成为了一名编外的翻译,为当地的美国工程师服务。

  为什么俄国人会需要汉语翻译?

  直到坐上火车来到了一个名为“刀毕河谷”的地方,欧阳金海才明白过来,这家企业的主人竟然是华夏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