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四章 下水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安装完成了么?”

  刘开放戴着一顶工程帽向上张望,30多米高的船体犹如小山一般,主甲板上的建筑已经大变样了,那种老式的桅式天线被先进的多功能探测雷达取代,副炮的位置也重新吊装安置了最新型的中程防空导弹发射架和高速近程防护系统,前主炮的位置上变成了一座小巧的155炮塔,这种型号为MK-3的炮塔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准确度,包括火控雷达在内的操作员也仅仅需要4人,它的重量只有102吨,光是这一块节约出来的重量就相当可观了。

  整个舰体中部预计要安装96具垂直发射井,在几个月的改造过程中,就属这一块儿用时最久,几乎重新规整了舰体布局,这种形式的改造对于大汉造船业也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当然了,真正的安装过程要放到辽阳造船厂去,只有那里才有巨型龙门吊。

  “完成了,他们在做最后的系统检查,只要不出问题,下水前我们会提交检测报告,保准儿毫无疏漏。”

  船厂总工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毕业于琼州船舶学院,曾经在他母亲麾下干了20年,如今临近退休了,被找来负责这个偏远的船厂,一是碍于情面,二也是兴趣使然,毕竟像这么大的改造工程,在大汉的造船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谁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机会参与。

  一旁的北方舰队指挥使杨帆接口道:“我和我的弟兄测试了各个子系统,一切正常,下一步应该是适航性训练和模拟实战测试,预计需要3个月的时间。”

  “3个月,你是打算大洋上打个来回啊。”

  刘开放毫不客气地戳破了他的那点儿小心思:“一个月,完成所有项目的测试,拿出详细的操作手册,做不做得到?不行我换人。”

  “能能,一定完成任务。”

  杨帆赶紧答应下来,开玩笑,就这种机会,下一次不知道还要等多久,自己还有没有机会遇上,一个月就一个月吧,怎么说也是首测,将来国家的海军史上少不得留下一笔,也算不错的结果。

  仿佛能看透他的心思,刘开放拍拍他的肩膀:“别着急,等你完成了这艘船的海试,说不定还有条更大的在等着呢。”

  杨帆只当是安慰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等到船工和技师完成最后的检测,在船厂总工程师的指挥下,两扇巨大的闸门缓缓打开,海水一涌而入,慢慢地将整个船坞灌满,满载近18000吨的钢铁船体脱离了支架浮起来,在一众船工、技师和围观者的欢呼声中被两条大马力拖轮拖动着,缓缓地开进了港湾。

  “汉人的铁船,竟有这么大!”

  附近的一座山丘上,新田义贞露出半秃的脑瓜,从他们的角度,能居高临下地看清甲板上的情形,几百名大汉水军官兵在上面忙忙碌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