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五十九章 总攻(十八)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erospaceValley,航空谷,是我理解的字面意思吗?”

  克莱尔.艾吉维特好奇地问道,爱德华.寇蒂斯.韦尔斯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艾吉维特先生。”

  “说说看,韦尔斯。”

  “从哪里说起呢,就从这条马路开始吧。”

  韦尔斯是四个月前随船来到远东的,做为波音公司设计部门的佼佼者,应远东方面的要求,参与一项重型四发轰炸机的设计工作,与他一同到来的还有一支20人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队伍,包括空气动力学专家乔治.谢勒、航空工程师哈伦.福勒和生产工程师奥利弗.韦斯特等人,他们分别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生产监管、技术培训等工作,20人虽然只占公司全部工程技术人员的5分之一,却是精英之选,爱德华.寇蒂斯.韦尔斯本人就是B-17项目的主任设计师。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火车站可不是你刚才看到的样子,只有一片荒地,连个木屋都没有,我们的脚下,是一片鹅卵石沙滩,从这里一直到山脚下,全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包丘陵和低矮的灌木丛、成群的黄羊从河边跑过去,它们根本不怕人。”

  “嗯,很像大开发时期的美国西部。”克莱尔有了第一个印象。

  “这条马路没有尽头,到目前为止,已经修成的长度大概是300公里,还有500公里会在本月底之前峻工,眼前的300公里,苏俄人只用17天就完成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

  “一千台挖掘机和推土机?”

  “不不不,当时铁路还没有通车,大型施工设备无法运进来,他们用的是最原始的办法,10万工人,每个人挖出3米长、40米宽的路面。”

  克莱尔震惊了,10万人一人3米,就是300公里,不得不说简单粗暴,但肯定有效,可这个国家有那么大的车辆保有量么?需要40米宽的路面。

  “可这是水泥马路。”

  “所以,挖开路面只用了3天,制作混凝土和浇铸用了12天。”

  “还有两天呢?”

  “清渣。”韦尔斯揭晓答案:“他们利用挖出来的鹅卵石粉碎后制成混凝土、利用粘土烧砖,建起了很多幢公寓楼,给我们这些美国来的客人住,如果不介意,不久你就能享受到。”

  “享受什么?”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克莱尔并不相信,只当他是在开玩笑,很快车子就开到了目的地,下车之后,他再一次为眼前所见的震惊到。

  那是一片平整的土地,大部分区域都没有浇上混凝土,保持着土地的原始状态,可是在已经建成的地基上,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厂房、办公楼、宿舍楼等等,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

  “Oh,MyGod。”

  克莱尔夸张地叫道:“这得有多大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