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八章 剿匪(七)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屋子里鸦雀无声。

  没有战机,意味着本土的天空彻底向赤露军敞开,在敌方压倒性的优势下,仅有的几百架战机只能全部调回本土防守,也只能放在几个重点地区,像是东京,这次空袭,第一波下来就打到了御所,他们还能怎么办?只能将全国各地的战机和防空炮调来,结果人家再也没有碰过东京,直接把别的地方打爆了。

  真狠哪,一波干掉全部飞行制造工厂、发动机生产工场、铝材加工冶炼厂甚至连一个产量不大的铝土矿都没放过。

  工厂、生产车间、仓库、加工设备、原材料、一线的生产工人、技术人员......有形的无形的损失算一块儿,四个月能恢复生产已经是极限了,因为设计图纸毁了重新画也要时间,等到一切完成形成生产力,一年的时间就算过去了,问题是这不是平时,而是战争!

  “事实证明,没有航空兵的掩护,白天行军已经无法保证安全,夜晚......赤露战机也会出没,甚至是大雨这种恶劣的天气,他们依然会出击,不得不说,与敌军相比,我方的航空兵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差距,参谋部估计,他们主力飞行员的平均训练时间应该在300小时以上,其中不包括夜航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适应性训练。”

  300小时,是西方列强一个比较平均的飞行员训练标准,高低都差不到哪里去,不过赤露航空兵的素质还是让他们吃惊,那就是夜飞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飞行训练,这不光会耗费汽油和发动机寿命,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远比海军航空兵的舰载飞行员危险,可是即使是最精锐的舰载机飞行员,日本人也只有数百人,赤露军有多少?成千上万。

  “诸位,在当前形势下,帝国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打一场失去空中优势的地面战争,如何保证本土的安全,如何确保满洲。”

  74岁的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突然开口说了一句:“满洲是帝国的生命线,不容有失。”

  满洲是帝国的生命线,这决不是说说而已,从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投资就达到了20亿日元的规模,918事变,日本人用极小的代价获得了整个东北,又进一步加强了投资的力度,实行所谓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和“北边振兴计划”,8年下来,前前后后扔进去10多亿美刀,初步打造起一个具有相当工业规模的“满洲国”,如今正是到了收获的季节,没想到赤露军打进来了,10天就丢掉了北满,接下来,他们会放过南满吗?

  鬼都不信。

  “满洲的形势很不好,虽然我不愿意承认,在此我想像诸君说明的是,帝国所面对的敌人,超乎我们的想像,他们拥有超过我们预计的庞大兵力,仅仅是在远东,我们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