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四章 谍报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明远、骆东祥和老李等人纠结的出路其实是刘开放灵机一动的结果,最初的缘由是他通过广播和报纸、书籍发现,尽管华人在美国的数量不少,东西海岸各主要城市都有所谓的“唐人街”,许多华商还是著有影响力的当地富户,可要说整体政治地位,只怕比处于种族歧视下的黑人都不如,如果说黑人一直在尽力争取的话,华人群体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思了。

  抗战的爆发,让美国社会开始了解了远东有这么一个人口高达4亿的大国,远东的崛起,又让大量美国人来到这里,与上千万的东北百姓一起建设这片热土,在招募的过程中,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前来远东的竟然几乎都是白人,余下的少数也是美籍华人,比如欧阳金海这类,竟然连印欧、棕色人种都极少,更别说是黑人了,200万白人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引得媒体纷纷跟踪报道,同时也带旺了滨海区在美国的影响,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这里的报道同时在大洋的两岸登报,在一步步通过这种方式刷声望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将自己的烙印打入其中。

  “开放的远东,勤劳的华夏人。”

  “公平的分配制度,有劳有得的薪酬。”

  “先进的管理,强大的生产能力。”

  “科学的研究,包容的政治社会。”

  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在美国记者的笔下写出来,进一步影响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舆论观感,原来华夏人不全都是拖着辫子的卑微形象,他们同样可以创造出先进的文明社会,甚至超过美国本土。

  在这种情况下,他开始思考后续的手段,如何将这种形势进一步强化,莫过于扶持代理人,为此他找来苏方情报部门,内务人民委员会部可不光是管理内务的,外国的所有情报机关,特别是欧美都与他们有着密切关系,三年前的“整肃”期间,大批优秀谍报人员被内务处理掉,以北美线为例,前后两任负责人都倒在了自己人的枪口下,好在基本结构还在,只需要补充新鲜血液就能重新运转起来,这一回刘开放不打算让俄国人去,而是换成华夏人。

  “美国?”

  “移民?”

  听到克列文斯基的介绍,常明远等人完全惊呆了,老毛子嘴里跳出一串串相当流利的汉话。

  “你们可以循正常的途径申请移民美国,带上家人和所有的财物,我们判断,通过的机率很大,因为从表面上看,你们都是被解除兵权后不得已离开家乡前往美国避难的失意者,他们的领事很喜欢这个调调。”

  “到了美国之后呢?”

  “做你们喜欢做的一切事情,开餐馆、商店、工厂什么的都可以,必要时,我们会给你们帮助,让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成为当地的富有商人,当然了,你们赚到了钱,再用钱来做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