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七章 风暴(一)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南洋各国侨领们商议的同时,“列宁号”的战斗指挥中心,战役的领导班子成立了。

  战役总指挥由刘开放亲自担任,跟随第二批物资到来的原突击第一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基安.米哈伊洛维奇.波波夫军级指挥员调任驻军司令官,同时兼任战役总参谋长,原第503机械化步兵师师长列昂尼德.格列高里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师级指挥员担任陆军总指挥,海外特遣航空队司令官格列戈利.潘捷耶维奇.克拉夫琴科师级指挥员担任空军总指挥,包括陆基的两个航空兵师和“列宁号”飞行编队,海外分舰队司令员戈尔什科夫上校担任海军总指挥,租借地管委会主任王学仁出任战役后勤部主任。

  战役代号“热带风暴”。

  “我命令,波波夫参谋长和战役参谋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参战各部队在接到命令后,务必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无畏之精神投入战斗中,正义必胜,红军万岁!”

  “正义必胜,红军万岁!”

  虽然早有预料,直到现在,大伙才算真正定下心,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战训练当中去。

  而在参谋部的参谋们根据情报绞尽脑汁之时,一些特殊的部队已经走在了前头。

  潜艇部队是太平洋舰队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在1940年4月,太平洋舰队一共拥有各类潜艇40多艘,其中一半多都是38年以后下水的新型号,库切连科海军少校的C-51就其中的一种。

  C型潜艇仿制于德国著名的U艇,为单壳高耐压钢结构,水上/水下排水量837/1073吨,主尺度77.7х6.4х4米,功率4000马力,水上/水下航速19.5/9节,水上/水下续航力8200/135海里,潜深100米,装备:533мм鱼雷发射管(前4后2),武备包括:1门100мм主炮,1门45мм付炮,艇员45人。

  得益于柴电机的良好性能,这一型的潜艇有着优异的表现,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出发到达金兰湾,同行的四艘C型潜艇成为编队的水下屏障,刘开放没有对它做出改变,只是想办法加强了主要的水下探测设备-声呐。

  新型声呐提高了潜艇的探测距离和灵敏度,在到达这里的20多天里,库切连科少校带领的4艇编队始终在进行着从金兰湾围绕半岛一直到暹罗湾的水道勘测,戈尔什科夫的三次递交照会之旅,每一次除了水面上看得到的三艘老式舰船,其实还有水面下的四条潜艇,他们在暹罗人的眼皮子底下进进出出首都的海湾,以水面舰只为掩护,成功地实现了掩蔽接近,人不知鬼不觉得退出,也在另一个层面上摸了敌人的底。

  “热带风暴行动”还没有形成纸面的时候,潜艇编队就接到了新的命令,提前出港,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