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二章 立国(十一)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哈桑号”是一艘火力强大的武器平台,2400吨的排水量,一共安装了3座双联装Б-28型130mm主炮(舰首2座,舰尾1座),2座双联39-К型76.2mm副炮(位于靠近舰尾主炮塔的上层建筑内),3座双联41-К型45mm火炮,5座双联装ДШКМ-2Б型12.7mm机枪,他所在的3号机枪塔位于舰岛二层的左后方,开放式的塔座保证了机枪具有良好的射界,360度的水平角度和0-90度的垂直角度,也就是防空。

  当然了,有必要的话,对岸射击打击敌人步兵和轻装甲目标也是可行的,机枪塔一共有4名水兵,三名机枪手1名弹药手,这种机枪是由国内著名的轻武器设计大师杰格佳廖夫和什帕金合作完成的,1939年9月才开始装备部队,双联装版更是迟至11月刚刚安装到船上,“哈桑号”算是第一批使用者,新船、新装备和新兵,从成军后一直到沿着海岸线开到遥远的东南亚,他们一直在努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射击水平。

  “模拟防空战开始,3号机枪塔,东北方向,敌机一架,角度38、高度1100,速度450。”

  “呜呜”的战斗警报声响彻全舰,252名舰员纷纷走上自己的岗位,指挥官使用内部通讯下达一项项作战命令,水兵们光着膀子将一箱箱炮弹、机枪弹抬到战位,按照操作手册完成命令的要求。

  “角度38。”何康大声传达命令的要求,负责高低角的操作员陶炳坤马上转动摇柄,机枪座的仰角迅速上抬。

  “38度角。”

  “东北方向。”

  “方向东北。”

  负责水平机的操作员田里用力转动方向轮,整个机枪座发出“咯咯”的声响,在齿轮转动轴的运作下原地转动,完成了方向的改变。

  “距离1100,延信高爆弹。”

  “高爆弹。”

  弹药手何澄石扛着沉重的弹药箱跑过来半跪于地,从里面拖出一条长长的金属弹链接在弹匣口,嘴里大声喊道。

  “就位。”

  “射击!”

  何康自己担任机枪射手,不过只是演习,并没有真正地发射子弹,同样来自于华夏的大副范杰站在外面摁下秒表。

  “用时27秒,优良。”

  听到这个评价,何康与他的组员交换了一个兴奋的眼神,要知道他们当初刚开始操作时,足足需要1分多钟,这个时间对于防空的要求是足以致命的,而苏军的训练十分严格,评测中如果三次不达标,整个小组都要被降级到老式军舰上去服役,这谁能舍得?

  现在他们已经是优良了,离最高水平的优秀还差一点。

  类似的实战演练在全舰进行了无数次,机枪塔、主、付炮塔、通讯舱、轮机舱等等所有的部门都有自己的考核标准,用刘开放的话来说就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