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三章 立国(二十二)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东造船厂(178厂)是远东地区最大的造船厂,在刘开放到来之后,一直在扩建造船规模,获得重巡洋舰“彼德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的同时,一座5万吨级的干船坞就开始了建设,经过一年半的工期,已经接近完工,不过要投入使用,怎么也得明年年初去了。

  因此,从法国交易过来的两艘“黎塞留级”战列舰只能放到英国人在新加坡的船坞中进行最后的舾装,虽然英法两国翻了脸,不过并没有影响苏方与他们的关系,随船过来的法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苏方的保护下进入英国人的船坞开始了紧张的施工作业,苏方给了一个不错的租赁价租下两座船坞,“黎塞留号”的工期较短,大约只需要两个月就能完工,“让.巴尔号”怎么也得一年去了,法国工人的效率一直都不怎么样(35年开建的“黎塞留号”居然到40年6月还没完工),刘开放从滨海区调来了一批华夏工人,边学边练,为自己的大船制造培养力量。

  这批工人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法国人唯一的航空母舰“贝亚恩号”和随行的两艘轻巡洋舰“圣女贞德号”、“埃米尔·贝尔坦号”此刻滞留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军港!

  一问才知道,这个小小的编队是从大洋彼岸过来的,原本是为了护送法兰西银行的黄金去美国,回航的时候接到国内的命令来远东接受一批战斗机,可是当他们到达时,国内已经签署了停战协议,他们已经无处可去了。

  “英美两国要求我们解除法舰的武装并扣留军舰?”

  刘开放思忖再三并没有这么做,双方目前的关系不错,苏方没有必要卷入欧洲人的争斗中,平白无故地得罪法国人,相反,还可以利用这层关系,争取到法印当局的支持,于是他决定放行三舰,让他们来到东南亚,加入法国海外分舰队,应该说是主力舰队了。

  本来就强大的法国分舰队一下子增加了一艘航空母舰和两艘轻巡洋舰,肯定会成为本地最有实力的一股势力,再加上源源不断的战斗机供应,法印当局一下子膨胀起来,只不过他们没有后勤能力,所有的弹药和油料以及后勤全都要靠滨海区提供。

  由于“奥兰事件”的影响,法方退出了7国会谈,新加入的荷印当局代替他们,依然保持了7方代表,英美苏日主导会议的进程,苏方在会议上正式向荷印当局提出赔偿要求。

  用300年以来华侨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交换苏门答腊岛。

  这个要求得到了美国人的默认,英国人和暹罗人出于各自的利益,也表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只有日本人强烈反对,因为那里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会后英美两国的代表进行了紧急磋商,贝文首先表达对于美国的期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