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七章 图谋(三)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0年代的FBI还没有后来那么神通广大,也缺乏好的破案手段,经过一番调查,这些伪钞的来源锁定到了美国的保护地菲律宾,它的来源则是某个来自于上海的日本人。

  调查到这里就嘎然而止了,日本人是怎么也不可能承认的,而要印出如此精美足以乱真,应该说比真钞更加精美的美刀,没有国家的参与是不可想像的,要命的是,还不知道有多少伪钞流入国内,因为如果不是编号恰好重复了,根本无法用普通的手段检验出来,总不能说,凡是精美得不像话的钞票都是假的吗?美利坚丢不起那人,至于编号查重?别逗了,那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佐野周二在巴达维亚呆了三个月,已经成为皇家荷兰银行的常客,这家银行成立于1824年,是当时的统治者威廉一世为了加强本土与东印度群岛的贸易专门开设的,他的第一家分行就设在巴达维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具有货币发行权的大型机构。

  3个月的时间,分理处的荷兰雇员已经认识了这位胡子糟糟的日本商人,他总会拿出不菲的英磅或是日元来兑换并不怎么通用的荷兰盾,然后在领内大肆采购,几乎什么都要,荷印当局怀疑他是日本人的买办,但也只是怀疑,毕竟没有什么证据证明,而且所有的物资都有合法的手续,税收一个子儿也没少交,再加上日本人的强横,他们也只能当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只要卡住石油就行了,别的物资这里不卖,英属殖民地大把的有,说不定还更便宜。

  “这是最后一船,发往长崎,到时候会有人接货,其余的到了公海换成苏俄旗开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明白么?”

  “了解了,佐野君,你不跟船回去么?”

  “我还有任务,你们先走吧。”

  几艘挂着日本旗的货船从巴达维亚港出发,向着北方驶去,货船满载着铝、锡、天然橡胶等物资,都是日本国内急需的,同样也是远东地区急需的,平均每十条船有一条驶往日本,为的就是造成一个错觉,反正他们不买,日本人自己也会这么做,不如顺手坑他们一把好了,三个月的时间,佐野周二以日商的身份在爪哇岛上大散金钱,全都换成了这类物资,连带着这些物资的均价都上涨了好几个点,荷兰人赚得盆满钵满,自然不会有二话,还巴不得他能多买一些,这年头,人傻钱多不还价的金主真是不好找啊。

  送走最后一条货船,他搭上客轮来到了苏门答腊东北部的巨港,这里有东南亚最大的炼油厂,每年的成品油产量超过500万吨,岛上的人口不多,原因是大部分地区地形复杂不适合人类居住,相应的华人也不多,1940年荷印华侨总数约为130万人,苏门答腊各地住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