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七章 参观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滨海区来说,时间也是日益紧迫的。

  澳洲租借地的铁矿砂装船之时,工业局长亨利.卡塞尔终于放下了提了好久的心,毕竟探矿是件不靠谱的事,哪怕确定了矿脉所在,储量是否值得那么大的投入也要打个问号,一旦决策失误,又损失金钱又损失时间,两者都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如今源源不断的铁矿砂将填满他规划了一年的冶金工业园业,整条产业链才算是真正运转起来,这是一个钢铁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钢铁的产量与国力是呈正比的,当滨海区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2000万吨这个数字时,也意味着进入了工业强国之林,否则他在这里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我的计划是分三步走,到今年年底,建成不低于800万吨的生铁、300万吨粗钢产量,到明年年底,达到1200万吨生铁、500万吨粗钢的产量,到1944年底也就是我任期的最后一年,达到2000万吨生铁、1000万吨粗钢的产量,完成我们的约定。”

  “如果是那样的话,恭喜你,卡塞尔先生。”

  沈云发自内心地高兴,在卡塞尔上台之后,滨海区的工业布局全面铺开,电力、能源、冶金、轻工、船舶再加上原本优势的航空,人口再一次变得紧张起来,如果不是推行公社化、集体化建立起集约型农业,哪怕拼命地从大洋彼岸引进人材,也难以应对这么大的摊子,要知道,仅仅是冶金工业园区,就吞噬了40万产业工人,这个年代的冶炼业,是不折不扣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提供优良的劳保服务才能持续发展,滨海区制订的劳动法对此有明文规定,也使得从美国血汗工厂走出来的炼钢工人们在第一天上岗就领略了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不光是我的功劳,不得不说,贵国的制度有可取之处,工人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也有明显的进步,最终使得产品的合格率不断攀升,否则,五年的时间,绝不可能完成这么庞大的目标。”

  卡塞尔自己就是钢企老板,自然能看出更多的细节,说来好笑,红色帝国推行的八小时工作制,成为20-30年代工人运动的主题,如果不是被大萧条和战争打断,资本家不得不妥协退让,很难说会不会引起更大的社会动荡,在滨海区,“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被挂在醒目的位置上,他从最初的不以为然,渐渐理解了其中的含义,那就是生产工作中的主动性,加班加点成为进步的象征,懒惰与怠工?在华夏工人的眼里,简直是不可饶恕的罪过,那种齐心协力建设家园的场面,让他想起了美国对西部的开拓,动机却比后者要单纯得多,要富强,要发展,只有强大才能免受欺负,是每一个来到这里的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