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教学(四)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乌拉!”

  他的话音刚落,就听见一阵欢呼声,只见机场瞬间绽放出大片光亮,让一直处在黑暗当中的两人眼睛都睁不开,跑道上的灯光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从塔台的方向跑过来一大群人,为首的白人男子正是他在训练学校时的教官帕维尔.彼德罗维奇.日加列夫师级指挥员,后面还有许多他的同学和教员,远处停着几辆消防车其中竟然还有一辆刷着醒目的红十字。

  “呼”刘开放摘下头盔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解开绑在身上的安全带,拉着座舱盖站起来回头一看,唐铎还在嘿嘿傻乐,于是拿头盔打了他一下。

  “飞机交给地勤做一个小时的检测,一个小时后返回刀毕河谷,你来领队。”

  唐铎一时没反应过来:“啊?”

  刘开放已经挎上了梯子,一边下爬一边说道:“带上一个这边的学员,就像我们之前所说的那样,你飞一半交给他,我会在控制中心帮助你们,放心吧,你行的。”

  说罢,他背转身竖起一根大姆指分开人群走出去,将热闹留在了身后。

  单机夜航加盲降只是基础,目地是为了检测地面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也是为了培训导航员,没有什么工作比导航员更适合女性了,由于整个系统都是汉文,除了抗联队伍中的女兵,远东地区还选拔了一批通晓中文的苏军女军人参与其中,好些人都有在华夏东北地区生活的经历。

  为了培训地面导航员,控制中心不得不进行了扩充,位置也由山顶的雷达站移到了纳霍德卡空军基地内,为此远东方面将一片完整的营区移交给她们,从五层的楼房到外围的哨卡,全都换成了蓝帽子的内务部军人。

  一个地面控制中心最多能同时引导两百架次的飞行,因此她们的首批培训对象就是六百人,未来将会分成三班以便实现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24岁的玛丽亚.格列戈利耶芙娜.奥尼库尔是这六百的幸运儿之一,她出生在哈尔滨,三十年代随父母移居哈巴罗夫斯克,当时已经18岁的玛丽亚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一直在远东军区后勤机关工作,不久之前的大整肃中被逮捕,罪名是“日本间谍”,同时被捕的还有她在内务人民委员会部下属机关当翻译的哥哥阿勃拉姆,就在即将走上刑场的前几天突然被送到了这里,重新穿上35年式的女式军服,成为培训者中的一员,惊魂未定的她还能想起当时将她救下的那个女子,是个华夏人。

  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感到陌生,唯一令人心安的是那些教员,无一例外全是华夏人,玛丽亚向天发誓,她从来没有这么感激过华夏人,哪怕在哈尔滨长到十八岁,不过很快,这种忐忑就随着高强度的学习不翼而飞了,一本厚达上千页的课本融合了飞行手册、控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