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教学(七)_远东193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沉默了一会儿,克拉夫琴科又打开了话匣子,这一回找的是机队中的战友。

  “奥列斯特.尼古拉耶维奇,还记得一年前我们的行动吗?”

  奥列斯特.尼古拉耶维奇.博罗维科夫少校驾驶着一架DB-3飞在最前面,听到他的声音,笑着说道。

  “当然记得,那是2月23号红军节,我们从华夏的武汉出发,突袭日本人的台湾松山机场。”

  “真是一场痛快的胜利啊。”

  “那个夜晚也是这么多的星星,我们就是靠着星空找到的方向。”

  机群中的几个战友纷纷出言附和,由于距离超过了战斗机的最大航程,这次行动没有护航,完全是由轰炸机编队完成,或许是太过轻敌,又或许是敌人根本没想到在相当于后方的松山机场会遇到空袭,行动执行得异常顺利,没有一架损失,取得的战果喜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馅,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也让控制中心的人听得入了神,差点忘了自己的职责,好在做为长机的唐铎一直保持着警惕,这个故事他在过去的日子听过很多遍了,哪里还有多少兴趣。

  “各机注意,各机注意,我机群已到达目标上空,用时51分钟,请鹰巢指示下一步行动。”

  刘开放一直站在二层,看着机群里的每一架飞机平安落地,飞行员是一个需要大量实践的兵种,只有始终飞在天上,才能与坐机磨合成一体,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为此,他付出的是发动机的损耗时间和昂贵的航空燃油。

  实际上,这也正是为难的地方,整个二三十年代,苏俄的航空工业都处于发展期,生产出来的产品寿命短、故障率高,平时的事故率层出不穷,包括契卡洛夫等人在内的一大批优秀飞行员,就是这么死在了训练场上,这样的飞机,刘开放只敢开一趟,可是那些飞行员们,却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升空,还要应付越来越复杂的环境,黑夜、机群,与地面装备不一样,在这样的飞机里有个什么闪失,很可能来不及跳出去,因此他才会想到要去向外国购买成熟可靠的发动机,哪怕成本高一些。

  当然了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在他只能利用现有的装备来训练飞行员,除了这条夜航训练线路,几间培养初级飞行员的航空学校也在紧张地进行教学,精锐的全天候飞行精英以外,他还需要大量的普通飞行员,在掌握了制空权的空域执行诸如对地攻击和运输的作战任务,这其中就包括了五十多名原二路军的抗联战士。

  五军一师三团团长方振声和团政委伊俊山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两人入选的原因一是文化程度较高,都读过初小,二是两人都会毛子话,也就是俄语,这样的基础使他们在学习中事半功倍,跳过了最难过的语言关,直接进入专业技能的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