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兰亭集序(三)_东晋隐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示一番,而年轻人也需要这个机会。

  不过,王羲之明显不会让大家那么轻易地应付,说道:“既然今日谢将军,提到了善武之才,但演武多有不便,那你们的文章诗赋之中,便不当只是闲情雅致,不妨说些时事,或讲些文武之道,正好把你们平日里聊的那些想法,说出来,让我们这些老人家,来瞧瞧你们究竟有几分治国之才,也算圆了谢将军之念!”

  这一下,年轻人们顿时就有些笑不出来了。

  诗词歌赋是有准备的,平日里闲聊清谈也是有的,可要在这个时候,拿出来说,那谁顶得住啊!

  这年头,一来大家都是些享受生活的公子哥,二来整个大晋,对时局也是一种休养生息的主流,加上平日里,大多是推崇隐逸之风,虽然隐士们坐而论道,针砭时事,这都是很寻常的,可认真起来,有几个能端得上台面?

  何况,王羲之还要求,要有文武之道,武人虽重要,可在这些士族眼中,不过就是些粗俗之辈,君子六艺当然要熟弓马,可谁会真的把文与武放在一起呢?

  毕竟,这些人里面,会以武得前程的,几乎没有,大家未来都是向着文官的方向发展的。

  然而,王羲之一言既出,自然无人会反驳,就算是司马昱,也是在愣了一下之后,笑了起来:“逸少此言有理,年轻人嘛,既然苦学多年,那便该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为了这大晋江山,岂能整日里沉迷于诗酒风景?倒不如让我们瞧瞧,你们究竟有几分本事!”

  谢奕更是‘哈哈’大笑,鼓了鼓掌:“既如此,还不开始?”

  王羲之一挥手:“拿纸笔来,文章不限,直抒胸臆即可!”

  很快,仆役们就将纸笔分发,又重新奉上茶水,之后退到一边,默默等待着。

  端起茶水来,轻轻抿了一口,谢道韫瞧了瞧凉亭中的众人,微微一笑,谢道荣在旁边低声:“姐姐,今儿怎么会……”

  “几位大人如此要求,必是有所安排,”谢道韫轻声回答,“看来今年,是真的不会平静了。”

  “对了,爹这次回来,跟我们说起,北方局势过了年之后,更加怪了,我们追袭张遇不成,他投入秦之后,得司空、征东大将军,可苻健居然,纳了张遇继母韩氏为昭仪,还称张遇为子,张遇在秦很是被人耻笑,”谢道荣脸上露出鄙夷之色,“张遇这种反叛之人,以赵投魏,以魏投晋,又以晋投秦,真是卑鄙小人。”

  谢道韫皱了皱眉,眼里闪过思索之色,“苻健可不像是那么愚蠢之人,这么做,恐怕另有深意。”

  顿了顿,谢道韫轻声:“张遇恐怕是活不了多久了,主逼臣反啊。”

  “为什么?”谢道荣愣了一下。

  “颍川,洛阳,”谢道韫冷笑,“张遇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况且你说的不错,他本就是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