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 罢相_大宋续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要他务必督促建王和几位小王爷的学业,不可任其怠惰。此外,皇帝加了吴益吴少保的太尉衔,我估摸着就这一二日,皇帝要召兄长们陛见了!”

  吴益是吴皇后的弟弟,其妻是秦桧的长孙女,三月份,吴益加少保衔,开府仪同三司,距今不到两月,又加太尉衔。

  皇帝在这个当口连连给与秦桧牵扯颇深的吴益加荣衔,实在耐人寻味!

  吴拱一笑:“愁那些作甚?我等只管饮酒作乐,天申节前,皇帝必会给出态度!”

  …………

  艮山门外。

  一辆插着旌节的马车陷入泥坑,身材高大的虞允文正指挥随行的侍卫找石头垫高车轮,将马车拉出来。

  叶义问站在路边稍高一点的坡地上,脚下垫着一块毡毯,他的亲随在身后替他打着伞。

  连日的暴雨冲毁了路基,这一路过来多的是这种泥坑,叶义问的靴子和长袍下摆都溅满了泥水,但是与虞允文一比,他干净得好像刚刚沐浴过一般。

  泥坑太大太深,周围找不到合用的石头,虞允文吩咐军士们到远一些的地方搜寻。

  他走过来向叶义问赔笑道:“审言兄,受累了!”

  自从渡过淮河,回到宋境,他们这个使节团在虞允文的催促下,日夜兼程,叶义问早就被折腾得没了脾气,他苦笑道:“彬父,你到底在着急什么?”

  虞允文笑道:“允文第一次出使,思乡心切,总之是允文带累了审言,改日,允文当亲治酒席向审言兄陪不是!”

  叶义问知道,萧荣率领的金国贺“天申节”的使团差不多与他们前后脚从金国启程,虞允文是担心一旦被金国使团抢了先,在皇帝耳边吹吹风,他们今次出使的见闻要想取信于皇帝多半又要费一番波折!

  虞允文既然不愿提这档子事儿,他也不点破,摇头笑道:“你可饶了老朽吧,这一路颠簸,没有十天半个月我还真歇不过来!”

  他们这队报谢使节团,二月出发,到今日已是三月有余,终于赶在日落之前进了临安城。

  回临安后,叶义问和虞允文立刻入宫觐见,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觐见过后,虞允文请独对。不是叶义问对出使之事不上心,他出仕以来,一直做的都是清要之官,于边事上不同。

  此次出使金国,对于金国种种备战举措,叶义问都需虞允文不断提点方才知晓事情的严峻。为免露怯,加之他对皇帝的心意实在捉摸不透,也不愿触其霉头,干脆将独对的机会让给虞允文。

  御书房内,虞允文从袖袋里摸出一本小册子,双手呈给皇帝。

  “这是允文与叶大人在金国耳闻目睹之实情,请陛下过目!”

  虞允文册子上所记的,归纳起来无非四条:一是金国统计壮丁的人数,这是为兵源做准备;二是抽调马匹,这与石南亭祖孙提供的情报一致;三是将工匠集中到中都打造各种武器和装备;四是打造战船,编练水军。这个不消说,李南风和吴扬已经与金国的水军遭遇过。

  见皇帝皱眉,虞允文宽慰道:“陛下无需过度忧心,如今这位金国皇帝酷爱以严刑峻法立威,文武大臣与之离心者甚多,他对百姓剥削太过,国内起义不断。臣听闻契丹在太行,西夏人在甘肃发动抗金运动,他眼下自顾不暇,正是我朝加强防御的好时机,还请陛下早做筹谋!”

  次日早朝,虞允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备述在金国的种种见闻,主战派不消说,立刻义愤填膺,要求充实兵力,裁汰老弱,更换武备,拣退病马,训练士卒。

  左相汤思退以目前大宋受灾严重,当以百姓生计为重等理由坚决不同意增加军费开支。

  这一次,响应者寥寥。

  陆游与王十朋等人更直接跳出来,指责汤思退“窃据相位,尸位素餐”,要求将其罢免!

  群情汹汹,垂拱殿内一片要求罢相的呼声!

  【继续求一下收藏和票票

  如果你喜欢本书就点一下收藏,有推荐票或者必读票砸点过来

  你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