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章 迁都长安_诸天学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章迁都长安

  时光飞逝,五年时光过去

  大夏皇宫

  李铭一身龙袍端坐龙椅,面貌依旧与五年前一样,只是身上的帝王威严却是日渐加重,下方的百官作揖朝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李铭俯视着下方百官,眼中仿佛看破人心,自从三年前李铭开始登基以来便开始实行军政分家

  更是从新修订了官员制度,设立监察百官巡视天下的监察院,直属皇帝指挥,设立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却只有提议权,决策权在皇帝手中

  丈量土地收归国有,按丁分发良田鼓励生育,修桥补路大兴土木,建设钱庄流通货币,创立报社宣传政策,建设学院广开民智,修建医馆治病救人,建设皇家军校培养军官

  更是设立宗教司管理宗教事务,和尚道士出家皆要进行登记考试佛经道经方能做和尚和道士,一切皆是顺利无比

  嗯,尚武阁又多了易筋经和七十二绝技,还别说佛祖的金身就是值钱,让国库充实了一波

  一系列政策使得大夏国力突飞猛进,一条条大路贯通大夏全境,随着土豆红薯以及玉米的推广境内的百姓更是家家有余粮,只要不是太懒的人,皆可以吃饱穿暖

  经济方面则是鼓励经商,开海贸易

  民生经济皆有所成就,军事方面却也没落下,占领灭金国以及高丽,修桥修路的人员中就有高丽的男子,每顿只需要泡菜便可以养活倒也是省心

  李铭收回思绪,俯视阶下百官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

  排在第二排的礼部尚书出列,恭敬的行了一礼

  “说罢”

  李铭好奇的看着下方的礼部尚书

  “陛下,文成武德,功盖千秋,下官提议可去往泰山封禅,以此彰显我大夏兴盛以及陛下的功绩”

  “是极,是极以陛下的功绩足以进行泰山封禅”

  随着礼部尚书的提议,整个大殿也纷纷附和起来,李铭听得也不由一阵心动,按照《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解释:“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李铭正要答应,突然却是想起了谋人,心中不由一阵隔应,一时间却是索然无味,

  “连那赵恒小儿都能去泰山封禅,这封禅有何意义?朕羞与其为伍”

  呸,什么档次也配与朕相提并论

  群臣面面相觑,心头一想却也是这道理,就宋真宗赵恒那德行都能去泰山封禅,这泰山不去也罢,纷纷看向提议的礼部尚书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个皇帝,在他当政期间,竟然以优势战局和辽国签订了屈辱的《檀渊之盟》,实在是史无前例。关键宋真宗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牛逼了,总是想着封禅,最后虽然让他成功泰山封禅了却也拉低了封禅的水平,自他之后便再也没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