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遇到艳华_一个厨子的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元旦,再有一个多月就该春节了,又是一年。

  打工无岁月,转眼就是年。年年人相似,岁岁不春秋。

  九十年代的打工潮席卷全国,那个时候是农村到城市打工最多的年代,一直持续到一零年左右,之后才有些减缓。

  在九十年代,农村人到城里打工,城里人开始到国外打工。那时候去的最多的国家就是韩国、日本、美国、新加坡。都是为了生计,为了生活。记得那时候有个电视连续剧叫“北京人在纽约”,看了几集,说的是国人出国在外打拼的事。

  其实中国人到国外去发展,并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早在清朝的时候中国人就以劳工的身份开始在国外发展,从开始的一代人到两代人再到三代人,一直到了今天,世界各国的“唐人街”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人坚韧、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和性格使国人在国外得到长久地发展,随着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后的日渐强大,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向外展示出了一个大国的崛起与风范。在外的炎黄子孙也开始扬眉吐气,真正直起腰板做人。今天,向外走的国人已经开始减少,来中国打工的外国人日渐增多,就拿厨师来说,以前都想出国,到国外一个月可以挣到人民币上万元,甚至更多,现在在国内,只要是过得硬的厨师一般的月薪也都是上万元,好一些的月薪都在两万到三万之间,根本不用到国外去,有时候国外还不如国内挣得多。

  真正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这天晚上送林燕回来,走到北陵的时候看到艳华一个人在大街上走着,就喊她,她看到是我走了过来。

  我问:大半夜的你咋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也不怕碰到坏人给你抢跑了。

  她说:哪有人抢我呀,还正等着有人抢呢。

  我问:咋的啦,又闹心了?

  她一脸无奈的说:你们那边下了班,展泽就让张姐喊我,我不想见他,就跟张姐说下楼有点事,然后我下楼就跑到这来了,一直逛到现在,正想回去呢。

  我说:你也是,就直接跟他说不想和他处对象不就完了,还用出来躲着,也不嫌乎冷。

  她说:我早就和他说了,谁知道他就和抽风似的,隔几天就让张姐喊我,也不说处对象,就是说请我吃饭------跟这种人就是说不明白。

  我说:也是,展泽是有点磨叽,但也是个挺执着的人,对你一直不死心。我看看艳华,说:再不你也考虑考虑。

  艳华说:我不会考虑他的,要是你我还兴许考虑考虑。

  我说:呵呵,别开玩笑,我都让人家霸占了,二手货你也要。

  她苦笑了一下,说:你二手货?我呢,残花败柳,不知道的还行,知道的谁愿意要我。

  我看着她,其实她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至少敢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