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一语成谶_初唐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得及。”

  李让淡然道:“就算赶不上战争,松州城重建也需要大量的火药来开山裂石。”

  这话一出,刘仁轨不由得一愣。

  重建松州,用火药开山裂石,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了。

  看出刘仁轨的犹豫,李让继续说道:“从今往后,松州将会成为大唐防备吐蕃的第一道防线,也必定会成为大唐进军吐蕃的桥头堡,重建的松州,自然不可能只是一座寻常的城池,再问陛下要些火药备着,咱们用不了,松州的守军将来也能用。”

  “也好,那下官这就去办。”

  刘仁轨略微有些迟疑地应了一句,对着李让拱手一礼,旋即也退出了房间。

  屋子空旷下来,李让靠着沙盘坐下,若有所思的开始沉思起来。

  他在推演,推演松州之战接下来的发展轨迹。

  尽管这样的推演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但战争本就千变万化,所以他每一次重新推演,都能有新的感悟。

  像上一次火烧浮桥,就是他灵光一闪想出来的法子。

  结果也很好,唐军几乎在无战损的情况下,全歼了吐蕃前锋军,将吐蕃的攻城器械全部炸毁。

  尽管唐军有仗着火器之利的嫌疑,但战争本来就是这样。

  只要能赢,过程并不重要。

  事实证明,有时候偶尔的灵光一闪,或许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沉思许久,李让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依照目前的局势来看,松州方面想要再用什么取巧的法子尽可能多的杀伤吐蕃军,基本上已经不太可能。

  火药浮桥这样的事情,也只能用一次,吐蕃人不可能在一个坑里同时栽到两次。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战争,那就是真正的按部就班的城池攻防战了。

  也不知道吐蕃会派出多少援军。

  如果吐蕃的大军总人数不超过五万的话,松州军据城而守,或许还能拉扯一段时间。

  而一旦超过五万,那就是松州守军人数的十倍还多。

  实力差距太悬殊,哪怕松州有火器,能拉扯的时间也很有限。

  想到这里,李让暗叹口气,扶着沙盘起身,准备先睡会儿再说。

  只是还未走到寝室门口,一个亲卫便匆匆进门。

  “侯爷,侯爷,安将军请您去城楼上。”

  “去城楼上?”

  李让一愣,不由得微微皱眉。

  但还是起身跟着亲卫走上城楼。

  城楼之上,安修仁和方老五都在,二人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

  “安兄!”

  李让匆匆走到安修仁面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自己看。”

  安修仁将一封军报朝李让递过来,看着军报的样式,李让不由得一怔。

  因为,这已经是今日的第三封军报了。

  前面两封,一封是密报,一封是捷报。

  那么这一份

  李让没有去猜,而是接过信纸看起来。

  这一看,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因为,李靖的军事部署,成功了。

  数月前,李世民从长安发来一封李靖的军事部署计划,在李靖的计划之中,松州也是大唐针对吐谷浑的包围圈之一。

  当时李让和安修仁还觉得,李靖将松州也划进针对吐谷浑的包围圈,有些离谱,毕竟吐谷浑的溃军再慌不择路,也不可能逃到松州。

  可现在,竟然一语成谶。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