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章 曲辕犁_初唐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叔公鸠杖轻轻点地,沉吟片刻后摇头道:“现在是农忙时节,大牲口哪里那么好添置,只能改日问问县衙的官儿能不能想想办法。”

  “也好,倒是孙儿问问。”

  李让了然,随后也不再提这茬。

  大牲口,也就是耕牛,在这个时代的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具。

  整个太平村一百三十多户人家,也就只有不到十头牛,这还是因为二叔公受过太上皇赏赐,是人瑞的缘故,官府才给配了这么些。

  其他村子的大牲口只会更少,这个时候大家都需要大牲口,买肯定是买不到的。

  几个婶娘送来粥给众人分了吃了,天色也就黑了下来。

  李让回到临时居住的小木楼中,点燃了油灯之后,便取出纸笔开始沉思起来。

  大唐的田土制度承前朝,被称之为均田制。

  最早起源于北魏均田令,即:“诸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

  北齐时,改称桑田为“永业田”。

  太祖开国时着令,年满十八岁的良家男子均可分得田土面一顷,也就是一百亩。

  这一百亩之中,有二十亩被称作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

  永业田与口分田的区别便在于永业田可以传给儿孙,口分田在其田主身死之后便会被官府收回。

  李让已经年满十八岁,按照大唐的律法,可去官府领田土一百亩。

  本来其实这件事情在他回到太平村的时候就能去办的,但因为他回村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春耕时节,就算补种粮食也种不了了,所以便一直拖到了现在。

  但现在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

  因为夏收之后紧随其后的就是夏种,春耕种麦子,夏种种糜子,这是关中已经传承了千百年的耕种规律。

  事实上,糜子这种吃着喇嗓子的粮食,才是绝大多数关中人的口粮。

  至于麦子,大部分需要用来交税,就算交完税之后还有得剩,大多数人家也根本舍不得吃。

  而是会拉去卖给官仓或者粮商,一斤麦子换来的钱能够卖两斤糜子,对于绝大多数庄户来说,麦子不是粮食,而是钱。

  眼下夏种在即,李让肯定是不可能错过的,毕竟他不可能天天去村子里蹭饭,一顿两顿还好,时间久了谁也供不起他这么个闲人。

  至于他火器局监正的俸禄,就那点俸禄根本没法子让他过上咸鱼生活。

  按照大唐的田土制度,他可以从官府领到一百亩田,再加上原身父亲传给他的四十亩永业田,那就是一百四十亩。

  这么多地光靠人力根本不可能种得过来。

  但村子里的大牲口就那么多,现在有钱也买不到大牲口,那就只能从工具上想办法了。

  沉思片刻,李让开始埋头在纸上画起来。

  他画的正是穿越者必备的种田利器,曲辕犁。

  这种在大唐中后期才被制作出来的犁,堪称重点作弊利器,不仅能对田地进行深耕,更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