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8章 南洋入常??_听见重生儿子的心声在南洋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尽管南英两国的国内媒体吵得沸沸扬扬,两国的政府对此事却显得相对冷静和沉着。

  对于此事,南洋政府和英国政府均未发表任何言论。

  南洋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且控制着国际交通要道,英国一直谨慎处理与南洋的关系,这始终是其外交策略的重要一环。

  此次事件完全是英国代表大卫·威廉姆斯个人挑起的,此后英国便更换了驻联合国代表。

  大卫·威廉姆斯的行为不仅惹怒了南洋,也给英国惹来了一身骚。

  英国虽然有心向南洋表示,可是身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的高傲,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所以只能对此事三缄其口了。

  南洋政府之所以没有轻易表态,一是,因为英国政府未展现出足够诚意,另外刘铭华的接受确实有撬英国英国殖民地之嫌。

  二是,因为南洋其实并不太在意这次联合国给南洋的警告。

  不过,通过此次事件,南洋政府深刻认识到自身在国际上影响力不足。

  于是,在其有意推动下,国内舆论逐渐发生变化,由最初针对英国和联合国双标的争议,转向对南洋国际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深入探讨。

  在最新一期的《南方日报》中,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讨论:

  南洋是否应当加入联合国?

  这不仅关乎到它作为全球第三大国家的实力展现,更涉及到南洋在国际社会中赢得应有尊重的问题。

  受到《南洋日报》的影响,南洋人民逐渐意识到自己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尽管南洋在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南洋的声音和影响力显然无法与其世界第三强国的地位相称。

  这种巨大的差距令众多南洋民众深感不满。

  作为曾经遭受列强欺凌将近一个世纪的华人群体,他们对尊严的重视程度超越了常人的想象。

  如今,南洋国民强烈要求本国政府务必在国际上获得与其实力相当的影响力。

  事实上,南洋国际影响力不足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其一,历史原因。长期以来,南洋对国际事务缺乏热情,对于与自身无关的事情,南洋政府常常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其二,外在原因。南洋并非联合国成员国,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南洋没有更多的义务去关注其他地区的事务。

  长此以往,导致了如今南洋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较为被动和无力的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南洋政府开始认真反思和审视自己的国际战略。

  南洋首相李明轩对此事给予了坚决回应,并明确表示:

  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南洋必须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也将是未来南洋政府的工作重点。

  同时,李明轩也暗示了加入联合国的意图。

  当然,他所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