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淸廷联盟_龙啸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之后,淸廷下旨,以郑芝龙弃守水军水寨、损兵拆将之罪,解除郑芝龙的所有官职,降为平民,并限足北京城內,无令不得外出。《》

  郑芝龙一家接旨之后,也有庆幸了一番,不管怎么说,这一次算是把命给保住了。

  其实多尔衮也十分清楚,郑芝龙所说的话,虽然有一大半都是事实,但也有一小半是为自己狡辩的言语。早在大沽口失利的消息传回北京之后,许多满汉大臣都主张俨惩郑芝龙,而所谓的俨惩,其实也就里处斩。这一方面是因为一次败仗,确实要找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郑芝龙当然就是最好的替罪羊。另一方面清廷的官员也都清楚,郑芝龙本是降将,在清廷也并没有什么背影,拿他开刀也不用怕找错了目标。

  有的御使甚致上言称:“郑芝龙怙恶不悛,包藏异志,与其子成功潜通,教唆图谋不轨,奸细往来,泄漏军机等项事情,如此负恩叛国重犯,不宜尚加监候。”

  但多尔衮经过再三后考虑之后,终于还是决定,暂实还是留下郑芝龙这一条命,一来是多尔衮对招降郑成功还存在一丝幻想,因为现在在南明的三个朝廷中,广东永安朝廷的尚可喜算是清廷的自己人,但在南方孤掌难鸣,不敢轻举妄动。如果能够招降了郑成功,他可以和尚可喜联起手来,从商毅的背后发动进攻,牵制商毅的兵力。另外在清廷的水军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多尔衮也更加认识到水军的重要性,招降郑成功,也还可以使清廷立刻就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力量。

  因此尽管多尔衮也清楚,利用郑芝龙来诱降郑成功的把握并不大,但也不愿意放弃一丝的机会,反正郑芝龙在自己手呈攥着,随时都可以杀他,也不用怕他跑了,留着郑芝龙,总归还有一线的希望。

  另一方面,现在北京的动乱虽然己经平复下来,无论是强迫也好,自愿也好,总归也开饴有一部份百姓又回到了北京安居,但汉人对满人的敌视情绪依然很重,由其有不少汉官降将,对清廷的态度十分不信任,因此也仍然需要继续缓和满汉矛盾,而郑芝龙也属于降将中的一员,如果冒然将郑芝龙杀了,恐怕对那些降将中,引发一个不好的信号。现在的局面下,留下郑芝龙,确实要比杀了他好。

  不杀郑芝龙的决定很容易做出,但如何应对中华军的进攻,却让多尓衮头痛不己,这一次中华军是从水路发起的攻击,虽然清军损失不小,但中华军最终还是退回去了,但下一次中华军如果从陆地发动进攻,可就不会这么轻易退兵了,因此多尔衮也意识到,仅靠清廷的力量,很难和中华军为敌了,需要一些援军才行。

  四川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都可以算是清廷的同盟者,多尔衮也多次写信给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