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一章 谶语_三国之我是袁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这场战斗,中原的天下诸侯都对于袁术心存忌惮。袁术已经隐隐有些取代袁绍,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的意思。

  趁着这个机会,郭嘉也开始了自己的小动作。一则流传已久的谶语再次席卷天下。

  “代汉者,当涂高!”

  涂,通途,意指袁术的字,公路。

  郭嘉这么做就是为了袁术造势,顺便打击一下汉室的地位。

  不要小看这种谶语的力量。在这个信息交流闭塞的古代,谶语的力量可是十分强大。

  而且特别是现在的秦汉之际,谶语的威力更是强大。这个时代的学术氛围是“谶纬学”盛行,著名的、灵验的谶语层出不穷。

  最出名的就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则谶语。

  “亡秦者胡!”

  为了这则谶语,秦始皇一直追着胡人怼,还修了长城。结果没想到,最后亡了秦国的是自己的儿子,胡亥。

  而之后的“楚虽三户”还有什么“大楚兴、陈胜王”等谶语的灵验使得谶语的力量被推上了巅峰。

  再之后,王莽时期流传出一则谶语“刘秀当为天子”。

  虽说这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国师公刘歆(当时刘歆刚好改名刘秀)为自己造势,但结果却正好撞上了出身卑微的汉光武帝刘秀一统天下,当上了汉天子,建立了东汉。

  这个时候,谶语就几乎已经几乎势不可挡了。特别是奠定了刘秀一统天下基础的昆阳之战,刘秀率领万余人大败了王莽新朝号称百万大军的四十二万大军。

  当时虽说是刘秀作战勇猛,但适逢大风飞瓦、暴雨如注、滍水暴涨,才能使得刘秀大胜,一举奠定了胜局。

  所谓天子,乃上天之子,自然能够获得上天的帮助,逢凶化吉。在刘秀身上正好验证了这一点。

  而“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可是出自汉武帝,可信度更是大增。

  汉武帝肯定没有那么脑残,预言自己汉朝的灭亡。他的原话是“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意思大概是汉朝有六七之难,安理会有人临危受命,那么宗室子孙中谁能担此重任呢?六七四十二位皇帝后,能够统领汉朝者,应该是一位险峻环境中临危不惧的大人物。

  结果这话一出,顿时被一些有心人利用,将之转化为了一句谶语“汉有六七之厄。代汉者,当涂高也。”

  而东汉自刘秀至今,刚好六加七,共十三个皇帝。

  历史上,汉末的诸多诸侯都拼了命的往这句话上靠。

  比如袁术,就是认为“涂”通“途”,乃是自己的字,公路。外加上当时他实力雄厚,又有传国玉玺,于是傻傻的称帝了。

  李傕当时也找女巫占卜,说“涂”就是“途”。“当涂高者”,就是“阙”。而“阙”与“傕”同义,并且高大的人也称为“傕”。

  而曹丕代汉自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