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刘百六十四章 燕雀,鸿鹄(上)_金牌小书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在这里的学子往往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始终想以才气压倒对手,却不想自己的才学早已在笔试中证明过了,夫子们如何会多此一举?

  更可悲的是,出题的夫子一片苦心,学子们难以分辨也就罢了,齐王和诸位大臣也喜听歌功颂德的口号。只要辞藻华丽陈词激昂,或许在他们看来就是有能之士,却忽略了治国的本质在于民生,在于务实。

  多年来,折桂的学子之中能够将才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唯有冷落情一人而已。

  所以,刚听到这个题目,早已做足了功课的三人脸上便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毫无疑问,此类上升至国家大义的题目,已在他们预料之中。

  几乎没有任何思考,名叫赵子诚的学子踏前一步,对着在场众人作了一揖,道:“学生以为,律法为基,要保基业长青、国泰民爱,不外乎三点——礼制、德治、人治。子曰:‘道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朝纲尚仁,辅之以德,则上行民效,谦恭礼让发乎于心,故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盛况。兼之君臣尚仁,民心向善,方能令大齐万世常青矣。”

  他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指出以仁政感化百姓,以德法教化百姓,从朝廷做起,百姓自会效仿。君臣崇尚以仁治国,百姓皆行善举,才会使国内太平安稳、基业万古长青。

  左手边穿着一身白衣的李旭面带微笑,上前道:“学生以为,兴邦在于修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故有秦暴.政二世而亡,大汉中兴之盛世。我大齐尚儒,恩泽天下,若融德于法,则更兼普度众生之义。”

  这位学子主要是站在修心的层面,指出将德政融于法律之中,用道德替代刑法的约束,使百姓都成为有德之人。

  说到底,他只不过是将第一个学子得论点换了个说法而已。想必是和赵子诚想到了一起,怕他抢了先机专美于前,所以才迫不及待的表明论点。

  最后一人不徐不疾,微微摇头道:“仁政故令温良百姓归心,然有愚民不堪教化、目无法度败坏安宁,德不以归心,何解?”

  唐安心中暗暗一笑,看来这第三个家伙是故意跳出来唱反调了。

  那叫薛聪的学子上前与二人并列,道:“二位所言不无道理,却视天下大同。殊不知盛世之下,亦有劣民,仁德不度,小至灾及乡里,大则为祸一方。所以学生以为,仁政故要一以贯之,却须辅之以刑。利民德抚,顽民刑罚,刚柔并济,方能令百姓归心。”

  一听这话,先前两位学子不乐意了。赵子诚眉头一皱,道:“薛兄此言差矣。圣人爱人,故以民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