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三章 大杀四方_金牌小书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己所学便已让他自乱阵脚。

  萧佩钦吞了口口水,觉得嘴巴发苦,暗道这个唐海好生厉害。道:“人生苦短,孰能无过?在下如今一心求过,以己之过评述官场得失,也好让学子们少走弯路,此乃“教”的好处。若是放任学生自己去思去悟,谁能保证学生们不会因我的经历而对仕途心生抵触,甚至心灰意冷呢?”

  “若是全然靠学生,还要我们夫子做什么?引其思为主,教而从辅,是为夫子之道。”蓝海棠说道,“萧夫子,不知《诗经.秦风.无衣》你可曾记得?”

  能跻身中正,对《四书》、《五经》自是烂熟于胸,萧佩钦想也不想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蓝海棠道:“萧兄学究四海,乃是我辈的楷模。这首《无衣》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然而没有经历血与火的洗礼,任凭夫子如何教授,学生也无法从字里行间读懂那种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情怀。唯有到过战场,才能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的是何其不易。”

  “有些东西的确需要亲身经历方能感悟。”萧佩钦认同道,“但是若凡事事必躬亲,却又是天方夜谭。天下万法博大精深,圣人深得其一而闻达于天下。唐夫子的意思,难道要学生亲自上战场才能学会思么?若是性命都丢了,又如何报效朝廷呢?”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此乃千古不变的道理。而我大唐如今文盛武衰,众人皆知文采风流乃是入仕的捷径,却忘记了何为为官的根本,不懂得思考国之未来、民之所向,说来有些悲哀。”蓝海棠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想起了唐安那副可恶模样,幽幽一叹道:在下前些日子遇到一位才子,他作了一首诗说道:汴京暖风醉文人,笔墨风流入仕门。对酒当歌常作乐,不思沙场英雄魂。萧兄可曾听过?”

  在场众人多是地字乙班的学生,听闻夫子拿唐安的事来做文章,顿时大感兴趣。

  萧佩钦皱眉思索一阵,道:“这位才子的文采,在下十分佩服。不过在下孤陋寡闻,却是没听说过。”

  想不到连堂堂三品中正都赞这首诗做得好,要是让那个家伙听到,不知道又该如何炫耀了。脑海中勾勒出那个家伙想要故作谦虚却是满脸得意的模样,蓝海棠淡淡一笑,道:“这首诗是谁做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人忘记了思考,更没有了方向和出路。孔圣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然而思从何来?只从书本上看到一些大道理而不去实践,譬如说司掌农业的人不懂农时务耕,天灾人祸是强加赋税,搞得民不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