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三六章 大获成功(五)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互相看了看,都点了点头。

  如今已经把淮北原本的小生产者基本逼破产了,这时候也就无需用之前那么狠厉的手段,粗暴圈地了。

  如今靠着资本,把那些附近可用的、或者合适建大厂的盐区低价收买下来便是。

  几个月前高价买,很多人不卖。如今低价买,定是卖者如云。

  刘钰对淮北盐的生产能力是不怀疑的,莫说现在引入了初步近代化的工厂,便是原本历史上,靠着私盐,百十年间,愣生生就把淮南盐区直接干爆了。

  历史上淮北私盐干爆了淮南盐,也算是张謇等人在淮南开办垦荒公司的前提。

  自然条件,确实这边更好一些。

  而对投资商来说,这种投资自然是越快越好。

  越快,越是早点做成既成事实,越好。

  到时候,做成了既成事实,哪怕日本市场打不开,也可以去向朝廷哭诉:你看,我们生产了这么多盐,食盐滞销,救救我们,日本去不得,那也可以把别处的盐区划给我们啊。

  …………

  巡视结束几天后,刘钰等人便在还在建设中的连云港上了船,前往京城。

  一路无事,直到船过了威海卫,已经进入渤海湾的时候,刘钰忽然试探着问了林敏一个问题。

  “林大人对前朝徐光启的晒盐垦荒一策,看来颇为支持。那么林大人以为,淮南盐改,其根本在于引、票?还是生产方式?”

  林敏呵呵一笑,心道引、票你都给玩成什么样了?引、票,都是饮鸩止渴,都是修修补补,你自己在淮北怎么搞的明票暗引你心里没数吗?

  按你这种均田兼并再均田的玩法,票法、引法,根本就是左手右手,谁也没见的多有优势。

  等着二十年后,盐票又被大囤积商垄断,你反手再把票改引,那还不是换个名目,换汤不换药?

  如今你却问我,根本在引票,还是在生产,这叫我怎么答别的答案?

  “国公,既无外人,船也到了渤海湾,上天入地,你知我知。那我也不妨直说。”

  “徐光启看到了关键处,但那时的大明已经日薄西山,优先要解决的恰恰不是煮盐改晒盐,而是引、票问题,把钱收上来。”

  “他虽得其法,不得其时。惜哉。”

  “本朝这时,引票之争,还未到盐政彻底糜烂之时。是以,淮南盐改,其中关键,正是改变生产方式。即,改煮盐为晒盐,而将煮盐之柴草垦荒为田。”

  “淮北一战,朝堂再无可能用担心更改之后产盐不足这个理由来反对了。”

  刘钰嗯了一声,又道:“但有一事,我还是得提醒一下林大人。”

  “淮南晒盐,可不比淮北强。如今运河被废,海运兴起,考虑到雨、热、风、潮,还有催动蒸汽机的煤……”

  “是不是,一定要在淮南产盐?”

  “我怎么觉得,现在来看,在淮南产盐唯一的理由,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