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一三章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当不满,觉得朝廷偏向小百姓,可这种不满也不好说出口。

  也知道自己在乡里算是一霸,但距离指着皇帝的鼻子告诉皇帝要与士绅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的级别还差了点。

  如今县令一句话,只说债务按照大顺律,两倍满息,记账放人,他们心有不满却也不敢表现的太过。

  虽说百姓苦,他们还觉得自己冤呢。

  自己一没偷、二没抢、灾年还捐钱盖草棚熬粥米、青黄不接的时候还放贷给百姓度荒年,朝廷倒好,就一句话,把众人的债免去了?

  这去南洋的,可都是青壮。

  那边倒是不傻,老弱病残一概不要。

  这些青壮走了,剩下这些老弱病残,有什么用?修缮房屋、挖掘壕沟、修整田地,难道指望这些老弱病残来做?

  几个士绅看着整理出来的、摁了手印的两倍债,心中感慨万千。心道,这当真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啊。非得叫朝廷看看,若无我们放贷,民间会乱成什么样,朝廷才知道我们有多重要。

  只当是来日方长,且看将来。

  县令也猜到这些士绅心里大概打的什么主意,但他心里有青苗贷的准儿,并不害怕。

  这青苗贷是个无底洞,日后真撑不住的时候,自己也就不在这了。说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事也是一样,兴国公大话都喊出来了,成不成的,也得把这青苗贷延续三年。

  三年后,王八才这这个县做县令呢。

  虽说他和刘钰互不统属,也不是刘钰那一派系的人,更没有上下级关系,但考虑到明年开春的青苗贷,阜宁县县令还是发挥了一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节度使能想到这次“赖账”之后,第二年地方乡绅就不放贷了,阜宁县县令当然也想到了。

  但节度使还有个没想到的事,那就是如果青苗贷真的实行了,可能会在今年把乡绅打个措手不及。

  但乡绅可不是没有对策啊。

  土地多在他们手里。

  不借我的钱?去借低息的每年15%的青苗贷?

  行啊,那这地你今年也别租我的了。

  有本事让那青苗贷,给你们变出来地吧。

  谁借青苗贷,谁就没地种!只看到时候是谁跪着求饶,哭着离开。

  再者说了,就算要给国公留点面子,那也可以提一提租子嘛。

  你敢放多少贷,我就敢多少多少租。利钱上得不到,从租子上补,看你的钱能撑几时。

  阜宁县令久在地方,深知地方乡间之事,更知两淮与别处不同。这青苗贷在京畿、关中等地,或许还能铺开,那里毕竟还有不少自耕农。

  可在这,人家手里捏着土地,就算你要争一口气,只怕把家产都赔进去,最后也得求饶认输。

  强龙不压地头蛇。

  为免此事发生,他要保证至少在自己任内,不要出事。自己任内估计还能干二三年,日后的事不管,可就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