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愿出兄长门下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施展出来,也许便能抵定大局。

  剑法不只是力,还要追求势。

  李白有此感悟,精神振奋,再度施展了白猿剑中的最强杀招扫荡群魔,剑体倏地斜穿闪过,势若雷霆。这剑刃未到,剑锋已将裴旻全身笼罩住了。

  这一剑不只是力道强劲,还体现出了气势,勇往无前的气势。

  裴旻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能做的他都做了,李白能够领悟多少,就看他自己造化了。

  眼见李白的长剑逼近,裴旻当胸一剑朝对方胸口搠至。

  李白这一招扫荡群魔,重在一个群字,一剑快似一剑,即便是四面八方之敌,都在剑招的笼罩之下。

  一剑即出,连环二十四剑毫不停止,将峨眉剑法刚、柔、脆、快、巧衔接奇妙的风格发挥的淋漓尽致。

  反观裴旻这一招平平无奇,骤看之下毫无半点可说到之处。实际上这一招形似奇弱,实则至强,到了以静制动,以拙御巧的极高极诣。

  剑尖与剑尖,抵撞在了一处,硬生生的压制了余下的二十四剑,迫使扫荡群魔这一剑招的所有变招化为虚无,强行截断所有后手。

  李白震撼的连退了两步。

  想着从开始的比试,一直到最后这以静制动,以拙御巧的神妙一剑,李白这才反应过来。

  裴旻这是在传授他剑术,通过实战传授他用剑技巧使剑方式。

  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教学战。

  对方用超凡的剑术一直在掌控着全局,指点他剑法存在的不足,甚至还给他展现例证,让他能够尽快领悟。

  如此可怕的控制力,自己竟然到了最后,才有所察觉……

  李白想着多年前与张旭的那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时他向张旭询问他与裴旻之间的剑术差距。

  犹记得张旭当时说“论及诗词才学,你胜他些许,但这剑术……便是做你师傅,都绰绰有余!”

  当时他是一脸不信,之前也觉得略微夸张,直到现在他方才清楚,这绰绰有余没有半分的虚假。

  回念于此,李白对着裴旻深深作揖道:“如白愿出兄长门下,望兄长不弃……”

  裴旻见李白如此慎重,也大感意外。

  昨夜他好好想过了,李白的未来他没有必要横加干涉,一切皆凭其自己决定。

  若李白有心游历天下,那便无需强留,让他如历史上一般,游走天下,成为一代诗仙。

  倘若李白愿意在陇右任职,也没必要瞻前顾后的拒绝。

  以李白的才学,就算失去了行走天下的历练,诗词方面也不可能荒废。

  至多史上会少了许多如《望庐山瀑布》这样写景抒情的诗句,但可能多许多《胡无人》这般的边塞诗。反正历史已经大改,《将进酒》会不会出现都犹未可知,何必在乎细节?

  不过因为自己之故,李白十七出蜀,比之历史上的二十四岁辞亲远游,提早了五六年。

  此时李白的剑术还不够完善,还有许多可以精进之处。

  万一李白一个点背,因为剑术不及,英年早逝,那罪过可就大了。

  真是如此,将会是大唐诗坛最大的损失,也将是杜甫最大的悲哀。

  李杜李杜,没了李,仅有一个杜,岂不寂寞?

  当然这一切都是裴旻的胡思乱想,但为了避免这点,他决定指点李白剑术,却不想居然折服了这位心高气傲的一代诗仙,动了拜师之心。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