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八章 欲使其亡,先令其狂(二合一)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看不过眼。

  王助他良多,也有大才,让他当任御史中丞的职位并无不可。

  至于其身兼十数要职,这并不碍事,能者多劳嘛!

  就如裴一样,对于西方的事情,他通常不过问。

  西方有裴在,还能乱的起来?

  不得不说,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自主权,却对于边帅盲目信任的人物。

  而他的儿子,未来的肃宗皇帝,却是另一个极端,对于边帅极度的不信任。

  人家都是卸磨杀驴,唐肃宗却是磨还没卸好,就开始杀驴了。

  **********

  王很憋屈郁闷的回到了府邸,一瘸一拐的,越想越是忧伤。

  直到此刻,王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这一回到家,王立刻得到了李隆基找吏部咨询御史中丞的人选。

  这一下,王彻底傻眼了。

  身兼诸多要职,确实很是得宠,但是这些要职都是行政职务,权力看似不小,没有什么威慑力。

  御史中丞却不一样,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二号人物,又称称御史中执法,有纠察百僚的权力。

  只要身兼御史中丞,王的权势真的就不亚于宰相了。

  对于这个位子他是势在必得的,为此特地送了一大批的财宝给杨婕妤,让她为自己说好话,吹枕边风。

  依照李隆基的态度,王几乎认定御史中丞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关键的时候出了变故?

  为什么?

  几乎在同一时间。

  裴府!

  李林甫给了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个王已经为他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付出了代价。陛下有今日成就,其实浪得虚名的?他的小心思,真的以为陛下看不出来?其实很多时候,陛下心如明镜,只是他不乐意去管而已。比起跟庙堂文武斗智斗勇,不如花时间醉心于乐曲创作,将心思用在梨园上。”

  裴不得不承认,李林甫对于李隆基看的透彻。

  一个连续主导两次宫廷政变而且都成功的人,他的心思权谋能差得到哪里去?

  实是性子使然,这位皇帝起了懈怠之心,很多事情不愿意去管,不愿意插手,故而才不断的放权,好让自己有很多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音乐、女人身上,沉迷享乐,但并非是昏庸之主。

  这一些裴这种跟着李隆基一路走过来的庙堂老臣都心如明镜。

  而王却不一样。

  王入朝廷的时候,天下已经大定了,没见识过李隆基的魄力,也没见识过李隆基对抗太平公主时候展现出来的领导能力。

  他遇到的是一个已经有些自足,开始懈怠朝政的李隆基。

  王本能的觉得李隆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是一个听信枕边风,盲目信任自己的中庸之主。

  故而王在李隆基面前耍弄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却不知自己的所有意图早就给看的一清二楚。

  比起对李隆基的了解,王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