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章 诗会_回到宋朝当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对方叫什么,等回过头的时候,人已经消失在原地不见踪迹。

  “算了,若是在江宁城总能遇到的!”陆青柠加快脚步朝着秋月楼走去。

  秋月楼

  “我的姑奶奶,你怎么现在才来的,你可知道人家邱公子等了你几个小时,看你迟迟不来,自己一个人先走了!”

  陆青柠刚走进秋月楼,老鸨满脸着急的跑到陆青柠面前抱怨。

  “让妈妈担心了!”陆青柠缓缓说道。

  “快快打扮,我都给你备好了马车!今晚你务必要让邱公子满意,人家可是我们秋月楼的财神爷!”

  老鸨笑呵呵的叮嘱陆青柠。

  陆青柠虽说快要离开秋月楼,老鸨仍不敢对陆青柠太过严厉,这可是他秋月楼的头牌。

  如果日后嫁个有背景的人家,她还想要仰仗陆青柠。

  “劳烦妈妈了!”陆青柠点点头说道。

  此时江宁知府这边的诗会已经开始。

  举办的人乃是江宁知府江国庸,江国庸继任江宁知府已有十年有余,每年的中秋节江国庸都会举办一次诗会,和诸位才子一起过中秋节。

  北宋末年,宋微宗酷爱艺术,诗词书法上十分精通,朝廷轻武重文,逐渐诗词盛行,文人墨客犹如过江之鲫。

  在这才子多如牛毛的时刻想要更好的治理江宁城,想要让江宁城安宁,最先要做就是得到这些文人的拥戴。

  因此江国庸选择每年举办一次诗会。

  一个方面是激励那些文人,其次是巩固自己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达到长治久安,只要安抚了那些文人,其余的人皆是曹莽流寇之辈不足为患。

  况且自己这是秉承官家意愿,重视文学。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

  久而久之,中秋夜,江国庸举办的诗会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江宁城的文人,才子们全部聚集在诗会上,知府举办的诗会,用另一种目光来看这就是朝廷举办的诗会,这是可以让人出人头地,扬名万里的地方。

  前年举办在画舫上,今年江国庸选择在自己的府邸。

  江府花园中文人聚集,显得热闹无比。

  园中布局简洁比起外面那些富商,官宦之家的庭院相比显得寒碜许多。

  进入园中,迎面就是一个湖中八面亭台,湖面上是一座石桥,石桥将亭台和湖岸连在一起。

  亭台上面高挂一盏盏红灯,在红灯底部牵着细绳。

  细绳下方系上一块木牌,空白木板聚集来的才子们可以写上自己准备好的灯谜,让其他人来猜一猜。

  或者写上自己的做的诗词,相互欣赏评价。

  在亭台右侧是一条长长的廊道,廊道靠着灰白的院墙,上面的装饰和亭台一般无二,三五成群的才子们聚在一起,正互相闲谈。

  “你们可知道吗?听闻这次诗会知府大人请来了贺老!”有人说道。

  “贺老?哪位贺老?”

  “就是在苏州的贺铸,贺方回,号称庆湖遗老的贺老啊!我听闻贺老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老这首《青玉案横塘路》是至今让我回味无穷啊!”

  “我听闻贺老样貌奇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是不是真的到时候不就知道了!”

  “说的在理!”

  “先不谈贺老,诸位我这有一灯谜倒是有趣!”一人抬手握住那木牌,放眼打量了一下,轻声说与身旁的人。

  “哦?如何有趣?”立即有人好奇的问过来。

  “他说谜在背面,可这背面空无一物!”此人说话的功夫给大家看向木牌的背面,背面没有字,空空如也,这让人着实好奇。

  “这有何奇怪的,谜面无字,既是无言,这是迷途知返的迷!”

  大家纷纷思索之时,有人上前看了一眼脱口而出。

  众人随着声音望去,互相也认识。

  “原来是潘兄!”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