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八章 不与之谋_将军好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引到应州南部了。却是我们西路军这边,天雄军的集结拖拖拉拉,无疑给契丹人制造一个假象:在他们的西边有朔州城控扼恢河两岸,足以挡住十数年前就惨败在他们手里的天雄军……”

  “你是说天雄军诸部实际上已经秘密完成快速北进的准备,但拖延不集结,实是等曹师雄、曹师利正式归附,诸部直接奔赴朔州,甚至在朔州都不停顿,以最快速度的从西侧突袭其西京道腹心地大同?”

  徐武碛十数年前随靖胜军攻入过大同城,当时的行军路线就是沿恢河北上,他对这种种情形非常熟悉。

  “你怀疑契丹西京道主帅早已察觉到曹师雄、曹师利有问题,极可能在大同城里藏下伏兵等天雄军一头钻进去?”徐武碛问道。

  “大同一定是个陷阱,这是毋容置疑的,但除了曹师雄、曹师利外,岳海楼以及刘世中、葛伯奕不可能不在发动突袭前反复确认大同的驻军情况,所以说在天雄军袭至大同城时,大同城里一定是空虚的!葛伯奕、刘世中、蔡元攸这些蠢货,非要曹师雄、曹师利兄弟二人对契丹及杂虏举起屠刀才敢信任他们,怎么可能不去反复确认大同城有无伏兵?”徐怀说道,“真正的问题实际出在大越北征兵马对契丹及诸蕃部的高压政策上……”

  徐怀又将柳琼儿整理的一些资料扔到堪舆图上,说道:

  “近两百年来契丹为了加强对西京道、南京道的控制,除了本部族众外,还一直都持续不断的将他们所征服的铁勒、鲜卑、柔然、奚族、渤海汉民南迁。大同作为其西京道治,此时城里就有近二十万契丹及杂虏居留。此时禁军在岚代等地军纪松驰,就多有劫掠、滋扰蕃民,等曹师雄、曹师利屠戮朔州虏民的消息,随同突袭兵马一并传到大同城里,这时候大同城里近二十万契丹人及蕃虏倘若被激起激烈的反抗,必将成为突袭兵马的死亡泥淖!”

  徐武碛乃是知兵之人,这时候也是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契丹已日薄西山,其境内也是贪官污吏横生,贵族、官吏肆意欺凌、盘剥民众,官民对立情绪严重,甚至还不时有反抗事发生。

  正常来说,契丹的西京留守司,绝难将二十万契丹人、奚族及铁勒、柔然等杂蕃组织起来对抗大越伐燕军的北征。

  另一方面,徐武碛又不得不承认契丹本族人及奚族、铁勒、柔然、鲜卑等杂蕃民户皆善骑射,体格强壮,善武者比例比汉民高得多,又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携带私藏兵甲的传统。

  要是七八万精壮蕃民在大同城里被人有心引导下,在大越突袭兵马大肆杀戮、洗劫时激起激烈的反抗,三五万突袭兵马就一定能将其快速镇压下去?

  而今日在肃金楼所发生的事情,也足以证明契丹密间有心在汉蕃矛盾上做文章了。

  徐武碛也不觉得他们此时看透这一切,就能阻止什么。

  且不说王禀午前亲自去劝戒葛伯奕,要他在军队搜捕敌间时多加约束军纪,却差点被气出病来,也不去提禁军那叫人头痛、难以约束的军纪,徐武碛心里更清楚当朝令从中出、御笔指挥的惯例。

  伐燕军此时北征对契丹人及杂虏采取怎样的策略,枢密院必然早已经拟定好方案,甚至就直接写入刘世中、蔡元攸、王番北上携带的圣旨里了,绝不是下面三五低级武吏提出异议,就能随便改变的。

  “王番郎君令我率二百人众护送朱沆北往朔州,我不能拒绝,但此次北往朔州作为督军,也必然会随同突袭兵马前往大同,此乃九死一生之局,”徐怀说道,“而到这时,大家也应该看透庙堂诸公都是什么货色,即便王禀相公起复,孤身一人也绝不可能改变庙堂的短视本质——即便是为社稷谋,我们也不能再对这样的庙堂寄以太多的期待……”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