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战国旧事(三)_人间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该如此回应对方的话,就连最擅大事之上做决定的武皇也默不作声,不知再想些什么。

  “既然李先生把话说成这样了,依我看此事可以一试,那便由我带领我麾下的杨家将在攻破后宋之后立即由天寒山夹道奔袭东夏,若是我等没有功成便当我们赌输了,到时你们在做计较吧。”这个时候的帐中一人站于李凉身后沉声开口,他没有说我们之后在做计较,因为所有人都知道,那场奔袭,不成功便成仁了。

  李凉转身看了一眼身后的男人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我和杨继一起去,若身死必然先死我李凉。”

  战事多如牛毛的战国之中没有人一定不会死,王侯将相,贩夫走卒都可能朝不保夕,更别提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了。这些人死了不稀奇,但是如此轻易说赴死便赴死的人其实也并不太多。

  当然,即便是李凉如此对于当时的武皇说出那等大逆不道的话来武皇其实也不可能就真的将他如何,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的贤德美名,但是即便是有杨继站出来支持李凉武皇还是没有点头答应。

  最终让他武昊天答应的还是李凉最后的那句话:“你武昊天,徐博温若是谋得一个偏居一隅,谋得一个百年安稳过活自然不用冒险,但若是想要谋天下我们不拼命又能凭什么?”

  当年仅仅是梁朝一个杂牌校尉的武皇和杨继凭什么走到如今敢于对战一国的境地?什么礼贤下士,什么善用其才,什么天时地利人和自然都缺一不可,但是若是没有拼死一战的勇气再有其他也是枉然。

  后来在很多年之后,天渊国成立之时有很多人去拿李凉和徐博温两大对于天渊来说极最为重要的谋士来比较,对此两位当事人都是嗤之以鼻不予理会。尤其是李凉,原本也可在朝中封侯拜相的他最终拒绝了武皇的封赏而自降身份去了那西北边陲作了一个连三品官都算不上的边境太尉,一时间在朝中颇为风言风语。

  但是后来在评论那些战国谋士之时公认的是徐博温用兵谋略皆性手捏来,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而且最擅火中取栗,往往能够根据当前的形式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方法。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徐博温所谋划的那几场战国战事以及后来天渊成立之后的发展方略来看,几乎让人找不到半点瑕疵。

  与徐博温不同,李凉的手法向来以奇险著称,与之对战对手往往难以想象的出对方会从哪个方面去破局。在后来李凉所带领的杨家六部之中的阴军曾大败过数次几乎要全军覆没,但往往到最后则会枯木逢春化腐朽为神奇,最终打下不可思议的大胜仗。

  这一特点也映射到了后期的杨家军中。以至于战国末期最为难打的那几场硬仗之中很多次杨家将都被不看好,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