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乡间论政_穿越明朝成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生们,说道。

  “高财司也是老夫在这所私塾里教出来的学生。”

  老夫子看着叶向高有些不解的表情,笑道。

  “老夫只是个穷秀才,并无任何高深见解,老夫只谈切身感受。”

  “老大人近半旬日日来此,可知此私塾之前是何面目?”

  叶向高轻轻摇了摇头,等着老夫子继续说下去。

  老夫子也没有卖关子,看着私塾里认真苦读的学生们苦笑的说道。

  “此前私塾学生最多时只有八个人来此听老夫授课。”

  这点是叶向高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在此地驻足已经半月有余,几乎天天来此感受这份朝气蓬勃向上的氛围,这让他感觉自己也仿佛年轻了十几岁一般。

  他可是亲眼所见,他刚来到这里的时候,私塾里只有不到三十个学生,但是半月以来,几乎天天有父母送孩童来此启蒙读书。

  当时叶向高还赞叹,不愧是高首辅高肃卿的故乡,文风果然鼎盛。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初这里竟然最多只有八个来此就读的学生。

  叶向高好奇之下,不由问道:“为何会有如此变化?”

  老夫子笑了笑,答道。

  “高财司便是在此启蒙读书,最后顶替其堂哥做到了财司小吏的职位,现今朝廷开放了吏员转官之通道,高财司将来能否成为朝廷之命官,也尚未可知啊。”

  说完,老夫子直接问道:“这还不够吗?”

  叶向高对此已经了然,虽然知道朝廷中央一个简单的政令,就可能会让地方上产生一系列的连串变化,但是之前一直高坐于朝堂上,后又隐居在家里和太多的文人墨客把酒言欢,从没有像今天这般亲身经历感受过。

  很明显,之前吏员一直没有可以升迁的机会,现在有了,自然便将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能高升的目地上,压榨剥削百姓的行为自然就少了。

  而吏员又不需要多么深厚的学识,这便自然给了很多比较贫困的家庭以希望。秀才,举人,进士考不上,家里也供不起,但是最起码的识字算学总还是能学会的吧。

  学会之后便有可能成为小吏,进而转为官职。

  这才是为何会有父母愿意把孩童带到私塾里接受启蒙读书的重要原因。

  叶向高心中仍然有些不赞同,说道。

  “如若以后吏员全都可以转职为官了,谁还会安心准备科举?让那些十年寒窗科举之士,岂不寒心?此乃乱政!”

  老夫子嗤笑一声说道。

  “科举是一种途径,一种由下向上之途径,吏员转官亦是一种途径。最终都要经过层层选拔,有能力者居上。两种途径有何高低贵贱之分乎?”

  叶向高一时语塞。

  老夫子继续说道。

  “老夫四十岁才考中秀才,蹉跎半生。比老夫年岁长者屡考屡败,其中仍大有人在。他们之中之韬略,不及高中者吗?”

  “君不见,高中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