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3章 曹锟北上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佩孚地指挥下,有模有样地在廊坊一线摆开了架势,小吴的思路也很明确――固守。一来是因为在兵力对比上处以劣势。护*东路集团有近3万之众,能用于一线作战的也超过两万,而廊坊守军满打满算加起来不超过7000;二来是因为装备劣势,护*有飞艇,有重炮,有铁甲车,这些东西的威力吴佩孚可都是耳熟能详的,相比之下。第三师地炮团虽然在北洋军中还算有点名气(吴佩孚一手带出来的),但在拥有如此技术优势的护*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硬要在这种状况下打进攻战,打野战,只能死得更加难看;三来是因为时间劣势,护国战争甫一发动,吴佩孚就敏锐感觉到己方处处落于后手。在对方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本方八成以上地兵力居然还远在千里之外,再不用牢固的防守换取喘息时间。只怕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愧是秀才出身,吴佩孚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曹锟带领第三师剩余部队北上京城,加上拱卫军剩余部队,防御京城北门一天应该没有问题,自己带领这支混合部队(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廊坊支队)防守廊坊至少也能在1天以上,到那时,第二、四、五、七各师就统统增援上来了,再转守为攻也不嫌迟。吴佩孚坚信,只要坚守廊坊一天以上,挫败了敌人的锐气,再加上本方后续增援和海军编队,收复天津、大沽、唐山一线不是难事,到那时,自然以廊坊支队的功劳最大。

  当然,固守廊坊并不等于死守廊坊,廊坊城防再坚固,也不过是一个点而已,敌方可以轻易地包围此处进行围攻,或者干脆采取不理睬态度,用一部分兵力牵制住自己,而派出另外的部队绕过廊坊直扑京城。因此,吴佩孚绞尽脑汁,在廊坊左右两翼都安排了策应部队,一面扩大监视范围,另一面则形成犄角之势以加强防守,为了填补任何可能出现的缺口,他还特意留了两个营作为预备部队,随时准备填补到可能出现地缺口上,必要时甚至打算发起反冲锋以扰乱敌人的部署。为了加强防御,吴佩孚一夜没睡,四处视察阵地,改进防御体系,士兵们也静静地躲在防线后面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护*。不过,让吴佩孚感到奇怪的是,根据侦察报告,昨夜三更时分护*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廊坊以南约30里的地方,后续兵力还在源源不断地开拔中。但直到太阳升起,还不见护*发动进攻,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侥幸,对方也许是想多准备一下进攻部署,而这种调整却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若是对方趁夜发起进攻,吴佩孚简直不敢相象会是什么场景,但眼下这副样子,让他心里有底多了。

  与吴佩孚胸有成竹不同的是,曹锟丝毫没有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