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6章 针锋相对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36章针锋相对

  因总参谋长张绍曾抱恙无法出席联席会议,副总参谋长陈宦代表总参发言:“神尾师团歼灭战结束后,到目前已经10天。在这10天里,各总部按照总统的指示来部署下一阶段的任务。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总参认为山东战事已告一段落,接下来是应对敌人在其他方向可能开展的军事行动。理由有五:第一,在歼灭神尾师团的第二天,日军1个增援师团已通过海路抵达山东前线,但这一师团没有继续神尾师团贸然突进的路线,相反自登陆伊始就开始收缩整固。汲取神尾师团操之过急的教训,在登陆后没有急于展开,反而固守滩头阵地、就地挖掘工事,依托舰炮火力网,准备长期作战,这不像是准备采取积极进攻行动的迹象;第二,侥幸未被我军歼灭的神尾师团余部没有采取巩固现有阵地的做法,相反却是大踏步的后退,甚至为了加快撤退步伐而有目的性的抛弃了一些辎重物资,这几天来的飞机侦察显示,该部分残余兵力已与新登陆之师团合而为一,倘若日军有意进攻,则该余部原本所占据的阵地应该是最为理想的出发地,由此可见鬼子自保之心远远胜过克敌之心;第三,根据其他情况反映,日军此次增援,除山东地区一个师团外,往朝鲜增派了两个师团,虽然目前的部署、兵力总数和指挥层还很不清楚,但在东北动手的可能性远较此间来得充分,日军的海运能力虽远胜于我,但按照海军的分析,倘若兵分两路,日军在短期内无法同时为东北和山东两处提供足够的给养和物资,另一个明显迹象是,活跃在山东沿海的日海军轻型舰艇。特别是运输舰、驱逐舰很多已不见踪影,似乎可以推断为增援东北方向的企图;其四,东北与朝鲜接壤,日本原本布置有关东军和朝鲜军,军事实力相对雄厚,经过20年前地日清战争和10年前的日俄战争,日本对东北的地形、气候、民众了如指掌,相对而言更容易采取积极行动。特别是日军在东北经过多年经营。布有庞大的间谍网,虽然国安系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清除,但漏网之鱼肯定在所难免,我军在东北的军事部署一定为日军所洞悉,这种对于对方情况的了解,构成了日军敢于放手进攻的基础;其五,日军进行山东战事,本身并无严密地作战计划。完全是因为欧战爆发的偶然之举,因此整个作战计划相对粗糙、简单,但东北一直是日本虎视眈眈的目标,虽然没有任何情报证实日军对东北进行假想性军事行动的可能,但作为总参谋部的基本属性。我想日本必然有相对完善、成熟的作战方案,再加上两次战争的经验教训,应该是非常全面、系统的,我个人本着料敌从宽地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