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3章 北方战争(18)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043章北方战争(18)

  对朱尔典而言,在远东形成新的力量平衡对大英帝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大不列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欧洲,但是,在美国的参战鼓舞下,他坚信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从美国对德国宣战之日开始,美国几乎以每周一个整师的速度向欧洲调遣军队,而且还伴随着巨量的物资。

  美国人的战斗力其实有限的很,不要说压根不是武装到了骨子里的德国人的对手,即便是面对在西线摸爬滚打三年了的英法军队也是大大不及。但美国人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人乐观、家底雄厚,将士都充满信心——这一点是西线与德国人交手近3年的英法军队所不具备的。

  当然,德国也有特殊之处,在胜利结束东线战役,带着高昂的士气和战利品返回西线时,德国人的士气被鼓动了起来。1916年的冬天德国人过的非常艰难,但从布尔什维克这里狠狠敲诈一笔后,不但有了各种原材料和物资,连生活必需品特别是粮食的供应情况都好转了很多。理由很简单,巨额的赔款,俄国人拿不出硬通货,只能用物资来抵偿——虽然布尔什维克自己也饿得嗷嗷叫,但对德国人的赔款义务却是不敢放松的,不然hl的大军过来,布尔什维克政权只能被颠覆。

  既然远东方面的主要意图是维系平衡,他就不得不思考起秦时竹的提议来。

  对英国而言,一个布尔什维克政府显然是有害的,这是底线,无论做什么样的让步,都不能让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彻底掌权。这不仅意味着国际秩序的稳定,也意味着大英帝国在远东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力,与意识形态有关,与现实利益更加息息相关。

  所以,秦时竹提议的以收回被占领土为条件,作为中国方面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代价,朱尔典和唐宁街一样是心动的——反正都是俄国人出血,他无所谓。关键是,付出这样的条件是否值得,以及如何说服鄂木斯克方向的政权。

  朱尔典原本认为国防军的***不可能有这么快,***干涉军也不会这么晚,但现实无情地和他开了一个玩笑,所以,他对高尔察克为首的俄罗斯政权能否坚持下去表示怀疑。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接受中国人开出的条件,数十万军队就要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直扑鄂木斯克——用不着布尔什维克的进攻,光是中国人就能把高尔察克干趴下。

  当然,他不会如秦时竹所愿的那样将所涉及的领土全部交还中国——大不列颠总要耍耍离岸平衡手的手段的,他考虑再三,决定在中国人已经收复的基础上,引入***的力量,诱饵就是在中国目前控制区域之外的俄国领土。这样不但能够刺激***人的野心,而且能够在中、俄、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