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45章】 各业兴旺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追查贪官,除了要在吏治上给东北一个交代以外,徐世昌更深远的布局却在金融业上面。表面上这些贪官因罪得咎的原因很多,但隐含在其中不为人知的一条线索却是在当地票号、钱庄等旧式银钱业中握有股份,并且反对徐世昌开办银行业的一股势力。

  东北三省由于财政开支浩大兼之税源不丰,素来都是银钱的负流入省份,即便偶然有银钱大量流入,也在参商、皮毛商、木材商等豪强之手,辽阳实业兴办起来以后,沈家及合股绅商又掌握了大笔银钱。在白银短缺的局面下,钱庄票号一般会发行各庄的庄票,亦即以本号资本与信誉为担保而发行了可转账支票。按照面值的大小又有大洋票与小洋票的区别,所谓大洋指面值为元的整数倍票额,通常以5元、10元居多,小洋票其实就是纸币化的银角子,一般为1角、2角。当然,也有100、500的庄票,但大面额的票面一般都是信用票,通常只在生意人之间进行转账往来,不能兑换成现洋的。而大洋票也好,小洋票也罢,出了省都是要兑换成真金白银才能使用——称之为地方钞票更为恰当。

  除了庄票以外,各省银钱号还存在着官帖——亦即官方发行的,可兑换成现洋的纸币。在这样复杂的金融条件下,庄票、官帖与现洋之间存在着一个兑换关系,银钱业通常称为贴水率,比如100元的庄票兑换现洋只有98元或者99元,这个贴水率随着行市的变动而不断发生变化,但通常前面的大数比较稳定,差额只在小数点后面几位,所以对于小老百姓而言这样的行情波动无足轻重而对于生意人而言就存在着投机与套利的空间。

  官帖因为是官方所发,照理他的价值量应该高于私帖(庄票),但东北既然是个入不敷出的财政,这种官方保证也就成了空头支票,官帖除了不赖账、不倒闭,在及时性和有效满足兑换需求方面都不如庄票,所以在兑换时的贴水率官帖远不如庄票,但在账面上两者却是一致的。这就为各级官员留下了套利空间,征得税赋之后,除了吃拿卡要的那部分外,还要进行银钱投机——不是直接将税赋上缴,而是先兑换成庄票,再用庄票兑换成官帖,赚取两重贴水后再解交入库。由于税收核账总存在着时间差,等时间一到,账目总是轧平的。在加上日常机构运作中通常要向银钱号借贷渡过难关,这时通常就把这部分积存的官帖放出来,用你的钱再借给你,除了贴水外还要支取拆借息差。

  历任将军只要不是太过昏庸的都明白其中的蹊跷,但对这套上下勾结、里应外合的手法均没有什么太好的招数。打击的轻了,无非是隔靴搔痒;打击的重了,一旦银钱业抽紧银根,市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