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93章 登临澎湖_唐朝好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之海风强劲,并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这里能种植芋头、高粱,也能种西瓜。”船长也如实说道,这里种粮食不行,但能种一些特别的瓜菜,也算是就地供应岛上和过往船只。粮食、蔬菜、肉食,主要还是靠从泉州或者琉求岛上供应。

  “过去我们都是从泉州运来,但今年开始,我们已经都是从琉求岛上运来。”

  但这里渔业资源丰富,岛上除了从事修船以及补给、交易的,其余的多是从事捕捞和加工。鲜鱼、鱼干、鱼粉、鱼罐头,还有捕鲸、鲸油加工等。

  “琉求岛上已经能够供应这里三千多人的需求?”范履冰比较感兴趣的还是这个,这个澎湖岛他看过之后,觉得很一般,没有土地,不能种植,那就是无根之木啊。在他的观念里,有土斯有人。

  土地才是根本。

  李超也不去纠正范履冰,澎湖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这里的几千人,也能赚到很多钱。

  “琉求岛上我们如今已经有五万余人,其中有琉求港、琉求城,还有数座卫堡,另外通过几次与山夷人的交易,我们如今买下了周边许多土地,陆续建立了大约三十个屯庄,开垦了近五十万亩土地,目前还在不断的垦荒之中。”

  这些数字,让范履冰大为惊讶,同样也心中长松口气。看来来琉求还是赌对了,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才不到两年时间,这里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局面了。

  五万多人口,有港口城池有屯庄、粮田,不错,非常不错。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了如指掌,甚至一直以来,这里的发展都是他在遥控掌握,一开始先经营澎湖,然后与土著接触,跟他们买地、交易,和平发展,这都是李超亲自定下的基调。

  这个决定当初有人反对,认为整个琉求都是李家的,何必还要跟山夷买?但现在看来,李家没有把富贵的时间浪费在与山夷的斗争中,前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城堡顺利的建起来了,移民们也过来了,这里的屯庄也建起了,收获的粮食,也已经能自给自足,甚至还有富余。

  这让李家开发琉求的成本大大下降了许多,尤其是前期没有损失。

  李超对琉求的发展策略,就是要先站稳脚跟,慢慢摸清山夷人的根底,立足发展的同时,再慢慢的同化山夷。

  “履冰,做为琉求第一任县令,你有什么施政方针没有?”李超问这个年轻的学生。还有几分青涩的范履冰是个高大的年轻人,历史上他却不简单。历史上,他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北门学士,这是武则天设立的一个机构,用来揽权,性质就跟如今李世民设立的翰林学士院一样,分宰相之权。

  武则天用北门学士助她一步步的成为了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后,高履冰这个智囊谋臣,也一路做到了宰相。

  高履冰望着那平静的澎湖,“招抚山夷,发展农耕,增加人口,提高税入。”

  这十六个字,看的出是他仔细思考过后的结果。李超对此还算满意,虽然要发展琉求,还得兴工坊,开矿业,通商贸、促移民,但他没有一来就想着要剿灭山夷,而是想到招抚,这一条,李超还是非常满意的。

  山夷,并不是琉求发展的重中之重。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