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2、重振河山(18)_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员的救护所。”

  “他们中,有曾经的江湖游医,也有留洋归来的高材生,还有两名年纪未满十八岁的女孩。这六名医疗班成员且战且退,最终在子弹耗尽的情况下誓死不降,跳下山崖。”

  宁馥的贡献,不仅在于带出了一支骁勇善战,悍不畏死的抗日队伍,也在于她带来了先进的战地救护理念,科学的战地救护方法,更在于……她在一群人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名为“信仰”的火种。

  滇缅一战,多少英魂长留异乡。

  白马山这一支曾经被无数人看轻、蔑视,以为不过是乌合之众,绿林草莽的力量,如同一支尖刀,随着鸣锣出兵的悲壮,直刺入侵略者的咽喉。

  而白马山的精神,也在他们斩断自己所有退路的一刹那,永远铭刻在怒江之畔。

  巍巍天门,滚滚怒涛。

  那一群曾经是骗子、混混、农民、猎户和贩夫走卒的人,只是回头略一遥望,就渐渐地消失在山雾之中了。

  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做“信仰”。

  只是心中一个朴素的念头——

  不能叫豺狼打进自己家里头来。不能叫天底下受苦受难的人再多一个、两个、三个。不能叫中国人的孩子,将来给别人做猪狗、做牛马。

  他们有的是老实人,老实了一辈子,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三棍子闷不出一个屁的怂货。

  却在最后抄起了刺刀拼杀鏖斗,死战不退;

  他们有的是精明人,精明了一辈子,走歪门邪路,不过就是为了图个损人利己,乱世苟且。

  却在最后加入了有去无回的远征,拿自己的性命,搏了一场壮烈。

  整编第十八团在血战之后只剩五十余人。

  由于当时白马寨出征之时,生死状上多为指印,许多牺牲的烈士姓名已不可考。

  孙上签,松涂县人,曾为白马寨游医,医护班成员,拒不投降,跳崖牺牲,终年47岁;

  邓蔚卓,南坪人,自法国留学归来,医护班成员,拒不投降,跳崖牺牲,终年24岁;

  卢铁牛,东北人,详细籍贯不可考,曾为松涂县郑家护院,在第7次反攻中中弹牺牲,终年33岁;

  杜伟,松涂县人,孤儿,曾为松涂县保安团士兵,在白刃战中身中数刀牺牲,终年21岁;

  王松平,松涂县人,农民,白马山草寇,后编入整编第十八团侦察营,侦查敌情时坠下山崖牺牲,终年19岁;

  宁馥,松涂县人,出身乡绅富户,后为白马寨压寨夫人,整编第十八团参谋长,身中流弹,不幸牺牲,终年22岁。

  她死在天门山血战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黎明。

  这并不是世界的恶意,也没有什么阴谋和毒计的针对。

  宁馥自己也并没有料想到死亡的突袭。

  系统的商城里,当然也可以提供什么免死金钟罩,超级防弹衣之类远超当下物质文明和整个世界逻辑体系的金手指。

  但宁馥从完成了本世界的积分任务以后,就直接关闭锁定了系统。

  人皆畏死,由此向死而行,才可知心中的信念是否能经得起淬炼。

  人皆贪生,所以能舍生者,才能明了自己究竟为何而战。

  她带着一群本可以偷生的人去死。

  这场战争,对宁馥来说就不是一场儿戏。

  她不能对那些牺牲的性命不负责任。

  面对子弹,她也只有一具血肉之躯而已。

  今日为国死。

  赤子之心,莫过于此。

  作者有话要说: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

  热血似狂潮,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

  要生存,须把头颅抛!

  放一段《旗正飘飘》的歌词。中国远征军的历史真的非常悲壮,非常令人荡气回肠。

  或可说,整个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只撷取出一点片段,就能让人汗毛直竖。热血与热泪在身体里交替贲张的感觉。

  战争残酷,正告诫我们,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因为一个小故事写不完想表达的,这一环节可能有些拖沓了,给大家道个歉。节奏的问题许多小天使提过,作者自己心里也有感觉,会继续改进~么么哒

  本章掉落50个小红包~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