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华润(下)_回到民国当小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朋友……不对,是盟友,总之,你懂的。”

  杨琳呵呵呵地笑了起来,眉毛都弯了。“唐先生应该不知道,昨天你们打电话预约之前,‘董事会’已经通知了我。所以……”

  杨琳招呼刚才见到的办事员一声,办事员点了点头,把茶具放在桌上,出去了。

  杨琳再盯着赵恺。

  “不用回避,赵经理以后就是香港永旭公司的总经理,我在香港呆几天就走,赵经理全权负责这里,你和他以后要一起做事。”唐华说。

  “好。”杨琳说,“‘董事会’的意见,要积极与你们合作,两党以后的关系就应该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那么我们公司,就是两党合作的先行典范。‘董事长’的意见,我们可以合并,成立一个新公司,我们和你们各占50%的股份。”

  这里的“董事会”说的就是延安,“董事长”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周总理。在建国后,华润集团写历史的时候,周总理就被列为集团公司的创始人。

  唐华点点头,“十分感激董事会的决定。民促以后会与贵党保持密切的合作,一起为革命奋斗。”

  杨琳:“但我们之前的运营方式可能也要提前知会二位。二位想必也已经知道,联和行的销售所得,除去成本和必要的备用资金,其余大部分会被用作我党的经费,包括地下组织活动经费、药品和其他物资的采购运输,如果有机会做还会搞其他一些更敏感的物资运到解放区。今后我们是合伙共营,就年底按照比例,我们拿走50%的分成,你们也拿走50%。”

  唐华:“这没毛病,合乎规矩。但是,联和行现在的生意规模其实还不够大,我知道做这个生意要低调,尽量不引人注目,但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更多的物资回去,那对革命的帮助自然更大。今后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还希望大家能一起商议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杨琳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说一下永旭公司的家底,”唐华说,“以后这些都会合并到新公司中去。此次带来了20万美元作为流动资金,如果不够的话,后续我还会从上海继续转移一些过来。固定资产,在湾仔厂房两间,库房一间,在柴湾还有两间库房。机器设备加上原材料PE,购置总共花了4万美元左右,目前已经组装成第一套生产线,第二套生产线还没有时间组装。这些机器设备制作的产品,是这个”

  赵恺把一个长盒子递给唐华,唐华把包装揭开,递给杨琳。

  “花?”杨琳第一眼看见的是唐华把一束玫瑰递了过来,心想难道他们做的是鲜花生意?不过把花拿在手里一端详,就发现不对。

  这是一束塑料花!

  茎叶是绿色的塑料,花是粉红色的塑料,花瓣和花蕊做得还像模像样,茎叶也不简单,上面能看见绿色的脉络。杨琳拿着花翻来覆去端详,还把胳膊伸直了,让自己隔着一两尺的距离看看这花。

  “可以啊,”杨琳说,“做得很精细。塑料花不会枯萎,不会败落,在很多公共场合都可以用塑料花,甚至私人房屋内摆设也还算不错。不过这花……”

  “不,不,”唐华说,“新公司的股份,我们还是各占50%,永远不变。”

  “这些塑料花都是流水线机器生产的,原材料是聚乙烯和染色剂,一束花不到2美分,机器是我自己组装创造的,叫做立式注塑机,已经在英美都申请注册专利了。我掌握着塑料花的全套核心技术。”唐华说。

  ……

  杨琳盯着唐华很久,点了点头。

  “唐先生,50%的股份比例,我占你们太多便宜了,惭愧惭愧。我会尽快上报‘董事会’,重新拟定双方的股权比例。”

  请收藏:https://m.lew0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